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举行前夕,中日两国就关系正常化达成四项共识:一、双方确认将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二、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精神,克服影响两国关系政治的障碍;三、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四、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
中日由恐东海擦枪走火,突转为达成关系正常化共识,乃日本政府向现实低头使然。
日本须仗赖中国财力纾缓其经济困境,固是现实;但更重要是日本对中国强硬须美国首肯:日于东海对中国装腔作势,美不欲参与,日难强硬下去。很明显,美国要找中国麻烦,决不会冒与中国正面冲突风险,更毋须为讨好日本右翼政治势力,如安倍晋三般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故日本政府极可能在美国政府指令下,限日跟中国政府修好,表面极恶劣的外交关系因而迅速逆转。
同样是美国在背后的「佔中」,迟迟未获解决,亦属同一逻辑理解。「佔中」是美国对中国放的暗箭,旨为长期窜扰中国。「佔中」对美国成本极低,毋须跟中国直接冲突,甚至两国可保持表面「友好」,故对美国而言,绝对有理由继续搞下去。因此,学联与林郑月娥五人组会面后不算数,还要约见国家领导人,总之拖得就拖,拖到立法会否决政改方桉仍未肯撤退,绝不出奇呢!(劳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