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郭胡厮杀无赢家 镀金时代的红色保卫战

www.creaders.net | 2015-04-02 08:46:50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热闹非凡一点即着的舆论场中,厮杀常有而真相不常有。

  中宣部禁令——“查删北京盘古氏公司《针对胡舒立无理采访郭文贵家祖坟的回应》一文,媒体不转载不炒作”之后,表面热度骤减内里仍波涛汹涌的郭胡之战,不失为观察厮杀与真相之间距离的绝佳案例。

  关于厮杀,显然已经全面铺展开来。郭文贵的泼粪运动,胡舒立的以不变应万变,一再挑逗着公众的视觉神经。经过两大主角一番你来我往的口水战,以及无数个看客或言语或情绪层面的参与,留给公众的,不再是极具眼球效应的、作为工具存在且屡试不爽的“私生子”、“情妇”、“非法收入”,而是隐藏在口水背后的、可能更接近真相的一个个“贵人”和“最高领导人之一”。

  最先在这轮疯狂厮杀中被击中的,正是比阎王更厉害的“最高领导人之一”的王岐山。而所以被击中,也不是无线索可寻。

  线索之一,是王岐山与胡舒立的关系。在媒体圈内,王胡二人的匪浅交情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财新传媒也被看作是高层对外放风的优质平台。从谷俊山查抄内幕到周永康红与黑,从令计划家族故事到郭伯雄之子郭正钢被秒杀内幕,财新传媒通过系列起底式报道,不断收获盛名的同时也坐实了王岐山左膀右臂的名号。

王岐山与胡舒立旧照曝光

  一张合影奠定匪浅交情,一系列独家报道晋升红色小棉袄。在这个有图不一定有真相,有红色不一定有政治正确的年代,果真可以如此简单线性推理吗?更何况,胡舒立与王岐山相识,本身就不足为奇。

  线索之二,是王岐山与郭文贵的关系。公众对与两人关系的臆测,可以归结为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其中一派透过现象看本质,认定一方是猎人一方是猎物,王岐山大刀阔斧布局的海外追逃,其中就包括长期居住国外的郭文贵。而郭文贵名义上追缴胡舒立,醉翁之意实则为反扑求存。另一派则擅长捕风捉影,郭文贵借由防火墙外媒体作为平台而公开的信息,不断闪烁其间的“现任最高领导人之一”,就是刚刚结束河南调研考察不久的王岐山。至于两者的真实关系如何,只负责抛砖的阴谋论者巧妙规避了这一核心。

  海外围猎瞄准郭文贵?恍若访美追捕令完成桥段的进阶版。再者说,单凭郭文贵一家之言,就敲定背后贵人花落谁家,究竟是阴谋论者单方面的想当然和盲目拼凑,还是政治谣言时代顺水推舟的必然产物?

  当真相成为奢侈品,那么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卷入漩涡的躺枪者。

  所幸。王岐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还有反腐的最高主持——习近平。

  由新华社主办的大陆新闻周刊《瞭望》,于愚人节当天撕开习近平眼中干扰改革“中梗阻”的四大群体面纱——在上,政商联手,动摇干扰改革的顶层设计;于中,本位主义,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甚至利用手中权力直接设障阻挠改革推进;在下,为官不为,消极抵制,甚至借改革之名直接侵害群众利益;于侧,群体性盲动,甚至借虚假“民意”破坏改革环境、影响发展稳定。

  习近平眼中的“中梗阻”,又何尝不在王岐山眼中?后者正在不遗余力推进的反腐,说到底也是在为落实改革扫清障碍。郭胡二人,横看成岭侧成峰,在阻力和推力之间来回腾挪。这场停留在虚拟场域的猝不及防的疯狂厮杀,刨除各路阴谋论调,至少包含三大看点,也即当事人层面的话语权争夺,牵扯媒商关系的“利”战以及反腐进入胶着状态的红色保卫战。

  首先是话语权的争夺。

  不管是先声夺人的郭文贵,还是借由传播载体自证清白的胡舒立,在疯狂厮杀的过程中,都在煞费苦心争夺着虽则无形却也无比重要的话语权。如同为打赢意识形态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局三番五次喊出要争夺话语权和主动权一样。套用习近平“8•19”讲话所述,“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因为重要,所以争夺。为达致此目标,郭不惜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变身跳梁小丑无理取闹,公然拿私德开涮,选择性造谣。而那些为胡舒立鸣不平的群体,作为旁观者显然比胡本人站出来说话更有说服力,但如若用力过猛,也容易事倍功半。比如作为胡舒立男护法之一的财新高昱主编的一席话,“在我们报道发之前,舒立都不知道我们在做郭文贵。”显然不足以服众。

  从这个层面来看,这一回合的对决,郭步子迈得过大过快,结果抖落了一地鸡毛。面对郭的隔空喊话始终咬定“不约”不放松的胡,则无招胜有招。在真相到来前,纵然暂时失了私德,却也坐稳了话语权的宝座。

  其次是牵扯媒商关系的“利”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何况,一方是有着“战神”之名的巨商,一方是有着“最危险女人”之名的传媒一姐,当两者通过各种渠道发生或明或暗的关系时,总免不了一场堪比好莱坞大片的“利”战。轻者,牵扯到基于二者所属平台的媒商关系;重则,或将直接将胡推入万劫不复之绝境。

  提到媒商关系,早在《新快报》记者陈永洲与中联重科的恩仇录中就得以精确预演。彼时,胡舒立还因一篇《新闻寻租不可恕》而遭遇了业界极为猛烈的反弹。这一次,虽然更换的主角,且有了更具戏剧性的男一号和女一号,但是内里的逻辑和脉络并无二致。财新网以舆论监督之名负责起底郭文贵,在后者看来却是公报私仇。而郭之于胡的围剿,则是面对汹涌而来利箭做出的本能反应。

  讽刺的是,陈永洲事件中,胡还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正义化身,而今却被控为新闻寻租的实际参与者。流传于论坛和防火墙外的郭文贵十问中,就包含大篇幅的与此相关的诘问:请问你是否愿意将北大集团及相关企业向你所控制的媒体投放广告的收入进行公开?你是否利用你曾经控制的杂志和网站的广告平台变相收取非法贿赂?帮助李友敲诈他人并获取利益?请问你报道中提到几位领导人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据我所知,因你曾向境外敌对组织提供国家领导人个人信息及家人资产资料、泄露国家机密、非法获取国家机密文件,所以被国家有关部门调查。你是否因为马建副部长和他的下属曾经就以上事情对你进行调查而进行违反事实的报复性报道?报道中提到的另外两人谢建生和郑介甫,此二人我从不认识,请问他们和你之间是何关系,让你大费篇章来将我与他二人扯上关系?此二人都在二十年内因多次犯下严重罪行被通缉逃往海外,请问你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与通缉犯取得联系?

  刀刀见血,拳拳到肉。显然,面对“最危险的女人”,郭文贵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展现丝毫的绅士风度。而且连续追问的最后几问,显然意欲直接将胡从红色小棉袄的圣坛上拉下来,直接推入卖国求荣的序列中。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江涌的一席话,理应成为郭文贵借力使力的最佳工具。据江涌所述,活跃在中国境内的境外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地介入中国经济决策。有关中国的经济主权受到侵蚀的话题越来越引起关注。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华的境外利益集团无拘无束,为所欲为,应实施有效制约。

  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修读经历以及多次入西方媒体榜单的胡舒立,很容易被看作境外利益集团的“发展对象”。美国现任国务卿在任国家安全顾问时,就特别强调,在军事对抗、政治角力、经济竞争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对目标国知识精英的影响。境外利益集团利用在华获得的丰厚利润,自己培育并拥有分析师,或高薪聘请优秀华人学者担当顾问或独立董事,通过境内外媒体精心包装、刻意打造,提供各类活动舞台,提高其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成为中国国内行业精英,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以期影响行业乃至国家宏观经济决策。

  显然,站在国家切实利益的角度,更容易赢得掌声和共鸣。只不过,过度的伟光正,却成了另一种矫揉造作。作为商人的郭文贵,“利”战范围如若仅仅限于其所在的一亩三分地,还是人之常情。一旦放大至捍卫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层面,却演变成了为置对方于死地而不择手段的自作聪明。

  最后是反腐进入胶着状态的红色保卫战。

  人人生而自由,却无不是在巨型的政治熔炉里带着镣铐跳舞。

  郭胡二人的疯狂厮杀,以远超公众预期的速度揭开了笼罩在官、商、媒这个黄金“铁三角”身上的最后一层遮羞布。然而,这个铁三角里的所有成员,某种角度来看,都不过棋子一样的存在。任意两方的组合,比如官商、官媒、商媒,如若发生正当关系,同声共振,那么最终结果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一旦发生不正当关系,比如官商勾结在一起侵吞国有资产,官媒联动规范全民记忆,商媒罔顾新闻真实性各取所需,尤其是当这种不正当关系被迫推至广场中央,也就意味着其作为工具的价值已经无足轻重。抛弃之,反倒成了唯一便捷的取向。

  所以,对郭胡而言,无底线揭发或是诉诸法律程序,都不是致命的打击。所为所言一旦危及到了红色江山的稳固系数,才是死期真正到来的时刻。尤其是在反腐进入胶着状态的关键节点,危及和死期随时都可能猝不及防而来。

  巧合的是,4月2日出版的《解放军报》,于头版刊发毫无新闻由头的文章,再次将枪口对准了西方敌对势力。不管是论调还是措辞,都与此前的多篇檄文大体雷同。“西方敌对势力把我军作为西化、分化的重点,想方设法进行渗透和破坏,加紧对我们搞‘和平演变’‘颜色革命’,加紧实施网上‘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妄图对我军官兵拔根去魂,把军队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

  军报无由头檄文背后的隐形由头,就是政治主权的岌岌可危。习近平带领的中国,表面上看上去风平浪静,内里却早已波涛汹涌。十八大至今马不停蹄的改革和反腐,为的正是尽早调整这艘巨轮的航向,以免撞向水面下的不容易看见的冰山或礁石而船毁人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政治。不妨既来之,则安之。因为不仅郭胡二人的疯狂撕扯很快就会在政治的强力介入后谢幕,连同其连带出的诸多尚待进一步挖掘的“真相”,也将胎死腹中,不得重见天日。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正是美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金色”表层下,腐败横行及政治秩序和社会道德被践踏的写照。如若时下的中国也有人愿意倾注心力写就一部《镀金时代》,官、商、媒之间时刻上演的的虐恋,以及其疯狂厮杀背后的争夺战,不失为最佳着力点。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