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习近平由攻转守 是否真会被迫下台?

www.creaders.net | 2016-05-01 16:56:00  世界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上台三年半,习近平的治国方向,已越趋明显,也引起一股分析热;最新的形势是,他三年半以来一直采取的攻势,是否因为遇到挑战,被迫改为守势?原定的改革也不得不推迟,他甚至可能被迫下台,无法做完第二个任期?

  要了解习近平的治国大计,最好先看他与毛、邓的分别。毛泽东时期(1949-78),中国还是穷国,毛将中国定位为第三世界国家,而美国等富裕国家,则是殖民主义的侵略者,中国与欧美是对立的。邓小平时期(1978-2012),改变了毛的中国定位,订出改革和开放中国的大战略,以出口和贸易去发展经济,不再与欧美对立,也不与邻国发生冲突,因为欧美和邻国,可为中国提供资金和技术。江泽民和胡锦涛的20年(1992至2012),基本上是维持邓的政策。

  到了习近平,他承继的中国,经过了20年高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出口国,外汇备高达4兆美元;军力方面,军费经过20年两位数的成长,潜艇和飞弹已可威胁美国,军力已扩展至可在东海设防空识别区,以及在南海建造人工岛。崛起的中国,与毛时代的贫穷落后天差地别,也与邓时期的闭门发展截然不同,习近平如果不为中国重新定位,才真令人奇怪。

  基本上,习近平展现以下四个治国方向。一,追求经济增长,这是他的治国基础,因为经济维持中等速度以上的增长(4%、5%以上),是社会能否保持稳定的界线。二,力求社会稳定,社会不稳将威胁到共产党的权力。三,争取应有的国际地位,反映中国崛起的影响力。四,强化共产党:必须有强大的共产党,才能紧抓权力和强力执政。以下对这四点略作分析。

  经济方面,邓小平时期的增长模式,即:以制造业和出口带动增长的模式,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到瓶颈,政府的投资和贷款给企业的运作方式,经济效益已到极限;在这种模式的运作下,企业出现产能过剩,加上巨额负债,已经使经济难以运作,增长放缓,因此不得不作改变,必须改为以服务业和国内消费为主。

  2013年春天的三中全会,是新模式的决定时刻,这个会议决定,一,经济走向市场化,以市场的无形之手去推动经济发展;二,经济须转型,进行结构式的改革,从出口转向内需;三,国企必须改革,接受市场挑战,重建竞争力,并消除债务,否则就面临关闭,工人下岗;四,企业和地方政府必须消除大量的产能过剩,使经济系统得以恢复有效运作。

  社会方面,维稳政策比前更严厉,不但逮捕维权律师、知识分子、作家和记者,而且严禁西方的民主思想,学校和教师必须受检查,传媒必须“姓党”,必须宣传党的决策;北京日前还下令,7000万党官须接受马克思思想教育,为期一年。

  国际方面,习近平一改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政策,大举在天安门阅兵,向全球展示中国制的武器,又主动出击,在东海设防空识别区,在南海大肆造岛,除了宣示主权,还意在军事化企图。习近平又创办“亚投行”,推动“一带一路”的投资计画,一面挑战由美国主导的世银和国际货币基金会,另一面则要利用新丝绸之路,联系中亚、中东和欧洲,突破美国和盟国对中国的围堵。

  治党方面,目的是加强共产党的领导角色,加强的措施主要有二,一是反腐,在全国进行反腐,苍蝇老虎都打,因为贪腐严重,不反腐就可能亡党亡国;二是集权,习近平上台以来,一直在进行集权,将自己变为“习核心”,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总括而言,三年半以来,习近平的集权动作,已发展到极至,但是也因为过度集权,引起了政治反弹,譬如今年3月两度出现中共党员的联署“倒习”公开信,这是一个严重警号,显示他受到党内部分人的反对。另外,他推行的经济转型也不顺利,自去年夏天起,经济急速下滑,使他受到广泛批评;由7月至今年1月,又一再爆发股灾,局势极为动荡。所以,目前的形势最引人注意,他是否因为遇到挑战而转攻为守、被迫推迟经济改革?他可否继续掌权,直至2022做完任期?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