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有意无意曲解 习近平被迫采取行动

www.creaders.net | 2016-05-11 16:03:29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共政坛正在发生某些值得引起注意的不同寻常变化。中共最高领导习近平似乎有意在“纠偏”,破除这个政权体系上下所暴露的盲目、庸俗乃至扭曲——它在近期造成的负面影响被不断放大,给习近平本人带来一系列棘手的麻烦,并可能成为达成一系列改革目标的重要障碍。

  这些迹象包括:

  其一,中共官方一反习近平十八大后亲自定下的“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的规矩,密集公布习近平一系列重量级内部讲话。5月1日出版的新一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于2015年12月1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上的讲话;5月3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习近平在2016年1月12日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5月10日《人民日报》再次以头版导读加二版整版的形式刊发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两万字长文。

  另外,习近平在4月25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和4月26日召开的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也被大幅报道。

  这些信息含量丰富、直接体现习近平个人色彩的内容密集公布,被认为是一个用意鲜明的动作。观察人士几乎确信它必然得到了习近平本人的授意,其目的在于完整展现中共高层意志,而不是被断章取义。

  其二,如果说仅仅是发表全文本身依然不足以“证实”上述结论的话,那么从习近平讲话原文中或者可以得到更多清晰的答案。

  在5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两万字长文中,习近平再三解释了一些至关重要的概念,这显然是有用意的——因为它们的确正在被“误读”,整个党政体系中的确存在类似的认识和执行偏差。

  他严厉斥责了某些人尤其是地方官员将其提出的“经济新常态”概念庸俗化,“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搞出一大堆‘新常态’,什么文化新常态、旅游新常态、城市管理新常态等,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现象都归入新常态”。而对于所谓的供给侧改革,他也解释说它与“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

  其三,5月9日,时隔近4个月,神秘的“权威人士”重登《人民日报》头版,就当下稍现起色的中国经济发表了不少堪称“当头棒喝”的内容。目前,舆论几乎全部倾向认为,这位神秘人物可能正是习近平本人或者他的核心幕僚之一中财办主任刘鹤,至少是其意志的直接体现。就像毛泽东1940年代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评蒋介石时,就曾经以“权威人士"具名那样。

  这位神秘人物警告说,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他断言,“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类似“泼冷水”的告诫与如今各级官员各种乐观的表态大异其趣,习近平及其团队显然是在警示某些一见形势稍好便头脑发热,放弃做“长期抗战准备”的那些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

  此外,近期有媒体也对今年1月份地方党政高层劝进“习核心”的表态表达了怀疑。当时,包括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等多人表态拥护“习核心”或者至少表达了类似“核心意识”。然而这可能也并非习的本意,近期类似提法的销声匿迹便是一个明显的证明,判断说唯有习近平才有可能在党内下达停止使用“核心”这一称呼的命令。

  这些事实透露了中共政坛的一个迹象,即习近平显然正在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纠正”朝野尤其是党政机器对其意图的误解和扭曲——不管这种误解究竟是无意的还是故意,它给习近平本人带来了不少的困扰,促使他不得不采取行动。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