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经济难见起色的背景下,中国终于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温家宝时代“4万亿救市”可能会再次上演。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将投入约4.7万亿人民币(1人民币约合0.1535美元)救市,投资集中在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北京时间5月12日,德国之声网站报道,中国推出一项新计划,以推动该国经济增长。报道称,中国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日前联合印发了《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涉及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和城市轨道交通的303项,这些项目总额达到数万亿人民币。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也于5月12日报道称,中国将在未来三年期间投入4.7万亿元人民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这个迹象表明政府决心动用国家投资来保持经济“轰鸣”。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2日报道,中国《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指出铁路和机场投资将是2016年至2018年的投资重点。报道称,这些投资总和可能超过了4万亿人民币,项目的融资将通过增加财政预算、PPP模式(公私合营)、购车税以及对现有交通基础设施资产征收的各种税收来实现。
中国大规模的投资交通建设,可能体现了习近平的意志。早在两年之前,习近平就曾发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的号召。习近平称,中国要建造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适度的超前是合理的。
和习近平持同样观点的是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一个流传甚广的关于中纪委官员培训班的讲话中,王岐山说,“拆迁同志是有功的,日本一条道路修了许多年,中国要避免这样的情况。我们提前修了路,人们总不能在路上盖房子,交通建设早一天就比晚一天好。”
中国的4.7万亿投资计划,可能和习近平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相呼应。外界认为,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过剩一直是习近平担忧的问题,他为此力推供给侧改革,企图借削减钢铁等行业的产能来平稳经济。大规模投资交通建设,可扩大市场对钢铁、水泥的需求,从消费端减弱了产能过剩的压力,这与供给侧改革相呼应。
但有专家质疑了中国政府刺激经济的决定。来自高盛的分析师们表示,交通运输部的宣布令外界对中国经济政策的走向更加困惑。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寻求打造现代化经济的年代,基建支出对国家十分有用,但近年这类支出带来了大而无当的工程、工业产能过剩、经济扭曲以及债务。
报道称,与这一支出计划似乎矛盾的是,本周一些有影响力的声音警告称,中国经济的杠杆高得令人震惊。目前尚不清楚最新宣布的支出目标在多大程度上涉及新资金,在多大程度上涉及已编列预算且审批通过的项目。很有可能的是,不少项目已被列入3月全国人大年度会议批准的五年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在中国政府公布大规模交通设施建设的同时,李克强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公布了拯救经济的三项政策。这三项政策涉及到建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通过简政放权刺激中小企业的成立、在消费端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国务院的常务会议并未提及涉及到近5万亿人民币的大规模交通设施建设,这可能说明了“4.7万亿救市计划”不会立刻实施,也可能说明了中共企图探索不同的方法来摆脱当前的经济困境。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
2 | 南华早报爆料:这才是习迟迟不愿与美谈判的 |
3 | 董小姐履历事件闹大 胡锡进发声,北京协和 |
4 | 天津医院多名医护被斩 著名骨科医生骆巍不 |
5 | 习近平上海谈“交棒” 央视略去敏感话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除了中国没人买!美国“这产品”订单无处可 |
2 | 人民币彻底歇菜了 |
3 | 断崖式下跌 中国金融海啸降至 |
4 |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
5 | 美国与第一个国家达成贸易协议! 股市上涨 |
6 | 什么原因?北京迟迟不敢发布… |
7 | 最新数据 北京大麻烦来了 |
8 | 中共对朝鲜突下重手 平壤急大规模召回 |
9 | 南华早报爆料:这才是习迟迟不愿与美谈判的 |
10 | 川普刚刚拍板 减免25%关税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