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前,习近平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引发关注,这是中共首次召开专注于哲学社科的座谈会,意义不同寻常。
在讲话中,习近平列举了古今中外80余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等,再次提到了文化自信,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不仅如此,习近平还表示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包括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经济发展民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际话语权、提高中共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等方面,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换句话说,也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在上述范畴的作用还未完全发挥,习近平对此也不讳言,他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发展战略不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水平不高,学术原创能力不强。
事实上,早些时候已有学者指出,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具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策研究界,都没有能力解释中国经验。中国经济知识的短缺局面已久,并且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而有效知识供应不足不仅存在于经济学界,更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等几乎所有的学科。因为没有有效的知识支撑,政策执行的结果常常走向预期的反面。
前段时间,中共党媒旗下的微信公号曾刊发文章,指习近平的哲学底蕴不断向“哲学王”的境界跃升,党性与心性相统一的哲学思想应用于治国理政实践,使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政治方向得到有力的文化支撑。
前后比读,兴味自然显现。习近平上位以来的一系列动作,已显示其在构建话语体系方面的志向,即明确要打破传统的、或者说僵化的非邓即毛、非毛即邓的思维定式,而要建立自己概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这个体系不等同于完全概念样式的马克思主义,也非纯粹的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概念,更非西方式的治政理论结构,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构筑属于他自己的执政理论体系。
熟悉中国媒体的人可以发现,包括《人民日报》等在内的各家党媒,已经从相当早时间开始铺陈工作——系列解读“治国理政新实践”、系列解读“四个全面”、系列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已经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并且是要统领至少整个21世纪的理论成果,一场席卷全中国的哲学社科革新思潮或即将来临。 (呼延朔 撰写)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
2 | 南华早报爆料:这才是习迟迟不愿与美谈判的 |
3 | 董小姐履历事件闹大 胡锡进发声,北京协和 |
4 | 天津医院多名医护被斩 著名骨科医生骆巍不 |
5 | 习近平上海谈“交棒” 央视略去敏感话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除了中国没人买!美国“这产品”订单无处可 |
2 | 人民币彻底歇菜了 |
3 | 断崖式下跌 中国金融海啸降至 |
4 |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
5 | 美国与第一个国家达成贸易协议! 股市上涨 |
6 | 什么原因?北京迟迟不敢发布… |
7 | 最新数据 北京大麻烦来了 |
8 | 南华早报爆料:这才是习迟迟不愿与美谈判的 |
9 | 中共对朝鲜突下重手 平壤急大规模召回 |
10 | 川普刚刚拍板 减免25%关税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