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借助于新科技和全球化,海外中西媒体对习李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直接了当的报导,和中国官媒的含沙射影形成鲜明对比。譬如,福布斯称,“李克强强势回归,习近平扩权受阻”;CNN说,“也许明天醒来,习成了另外一个人”。
未普认为,这说明几点。习近平和李克强双方人马均向海外媒体喂料,凡是国内媒体不敢妄议的消息,都可以在海外找到去处;其次,双方人马都在黑对方;再次,双方黑对方都不择手段;最后,双方都希望他们的海外爆料能助他们打赢这场博弈战。
在这场博弈战中,李克强首当其冲。对他的报导真是好话和坏话齐头并进,当然坏话还是多一点。譬如,说李管理经济无能,涉嫌对习近平“高级黑”,挑动民怨,牺牲老百姓利益搞权斗等等;还说,李就是搞很多小动作,也撼动不了习近平,倒是自己可能连总理都当不下去了。由此可见,李的前程堪虞啊!
未普认为,在这场权力争夺战中,习李关系的演变趋势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习消李长,要么是习进一步巩固权力,李进一步边缘化。现在看,第二种可能性要远远大于第一种可能性。
习近平遭遇麻烦
在接受法广专访时,明镜新闻出版集团执行总编陈小平指出,习近平前往十九大的集权路上有麻烦。当核心不成、“习大大”不许再叫了,倒习公开信的出现,海外媒体批量出现的习近平与李克强、习近平与刘云山争斗的报导,这些都是习近平集权路上遭遇麻烦的明显近例。现在看来,目前站在挑战习近平第一线的最大明星,是一向被认为弱势的总理李克强。
法广:说李克强站在挑战习近平的第一线有什么直接根据吗?
陈小平:至少可以给你提供两个最近的例子。
一个是4月18日,李克强婉拒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访问邀请,并且告诉他,必须留在国内集中精力解决经济问题。进一步的消息是:邀请李克强访问本国的外交官们都遭到了婉拒。外交部给出的理由是,李克强必须留在国内集中精力解决经济问题。李克强这个坦率的表态,令观察中国政局的专家意外。因为在国际场合,中国领导人对是否受邀出访,都有一套程序性的答案。李克强如此表述,在观察家看来传递信息丰富。
《名星》特约记者 孙翔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军中元老排座次 媒发现大问题 刘源四川讲话 |
2 | 细节惊人!中俄密约曝光 |
3 | 北戴河元老分裂?胡心存幻想 温坚决废习 |
4 | 王小洪点燃习倒台的导火索 |
5 | 全球最渣国出炉 每2人中就有1人偷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众院传唤驴 | 木秀于林 |
2 | 美中贸易战再循环,稀土水龙头 | 随意生活 |
3 | 右撇子,停止用庸俗不堪的词汇 | 蒋大仁勇 |
4 | 从张将军的安危说起 | 施化 |
5 | "通俄门"大陪审团出炉,希拉 | 蛇形刁手 |
6 | 麦卡锡是个好同志,不需要什么 | 阿妞不牛 |
7 | 中共不除,中国永远是块盐碱地 | 山蛟龙 |
8 | 川普黑帮团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右撇子 |
9 | 温家宝汪洋政治改革的局限 | 施化 |
10 | 老人政治 | 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