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习近平打磨了一把“金钥匙”

www.creaders.net | 2016-12-19 18:17:46  学习大军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管子·牧民》言:“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马克思也有句名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今中外,经济总被摆在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在我国,经济建设更是成为了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这不仅仅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属性,还因为经济系着民生、连着民心、牵着国运。于12月14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视作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来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万众瞩目,全民期待。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经济发展把脉问诊、科学谋划、精准发力。从总结十八大以来的经济成绩单,到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屡现身影。会议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可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是经济工作的主线,是搞好经济的关键一招,而且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觅得“金钥匙”。当前,经济步入新常态已成共识。经济新常态之下,我国经济供需失衡矛盾凸显:一方面,产能过剩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障碍;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例如,日本马桶盖、德国炒菜锅、韩国彩妆、澳洲奶粉、苹果手机等洋货热销火爆,而国内同类产品鲜有人问津的经济现象,就是当前我国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的一个缩影,折射的就是供给侧的问题。扫清供需不平衡这个阻碍经济发展“拦路虎”,必须要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顾名思义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通俗地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不走从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老路,而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优化生产要素,把供给侧的“蛋糕”做好做精,使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拉动经济增长。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同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吹响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号角,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此后一年间,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发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成效初显、亮点频现: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提前完成,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9个月减少,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全年预计降低企业成本超1万亿元,软硬基础设施全面提速……事实已雄辩地证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畅通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握紧“金钥匙”。此次会议明确了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即“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展望2017,全球经济贸易依旧持续低迷,国内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仍然突出,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显现,部分地区困难较大。中国经济要做到“稳中求进”,就离不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发力。此次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改革目的明确、方向既定、路径清晰,将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朝着更加有力、有度、有效的轨道运行。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供给侧与需求侧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个方面,二者辩证统一,强化供给,并不是要削弱需求,最终目的还是满足需求,实现供需平衡,让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磨亮“金钥匙”。此次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了确定“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之外,2017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外延扩大延伸,纳入了农业、实体经济、房地产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改革,切中了民生热点,必定能给人民群众带来稳稳当当的民生政策实惠。

  “第一,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抓住关键,精准发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是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方面,需要不断强化与持续发力,接下来既要巩固已取成绩,又要防范反弹风险,并且“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如,去产能方面,就要注意“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同时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五大任务多是剑指多年经济“沉疴”,直击利益的“藩篱”,需要改革的定力与魄力,要注意避免一些行政化、部门化、碎片化倾向,坚持依靠市场,依靠创新和竞争的力量。又如,在去杠杆方面,“要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等,降低企业杠杆率。要规范政府举债行为。”

  “第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又关系农村、农民,不可忽视。当前,农业领域出现了产需失衡、资源错配、生态环境恶化、价格倒挂成本上涨、农业对收入支配能力下降等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急需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农业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矛盾,走出一条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此次会议强调:“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大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力度,加大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力度。”“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条条措施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农业供给,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第三,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直接创造了物质财富,是国民经济的坚实基础。质量是一切产品的生命线与核心竞争力,要“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在品牌建设上使力气,创新增长方式,提升实体经济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也不能抛弃传统产业,“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要更加重视优化产业组织”,外资企业、大企业、中小微企业也要共同发展、优势互补,共同做大做强,以促进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第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子、房价与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息息相关,“住有所居”是每个人的生存保障。此次会议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抓住当前房地场市场问题的关键,不仅说了广大人民的心声,也宣示了党中央顶层设计抑制房产泡沫的决心。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的严重库存与刚性需求同时并存等现象,从制度机制上寻求解决之道才是治本之策。此次会议就提出,2017年,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从攻坚之年的2016迈入深化之年的201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越是纵深推进,势必越会遇到更多的硬骨头,触碰更深的利益“奶酪”。但我们相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清醒、从容自信,用好手中的“金钥匙”,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打开中国经济腾飞之门,为人民铸就美好生活。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