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独"是两岸特定历史下的产物,过去半世纪台独运动的起伏,折射出两岸曲折的发展路径与复杂关系。但随着主客观环境的变化,台独对台湾的正面作用越来越小,负面影响却越来越大;是到了终结台独的时候了!
台独的前身源于日治时期的自决运动,当时的左翼人士成立台湾共产党,表明要建立"台湾共和国"。抗战期间,毛泽东与中共中央也曾多次表态支持台湾独立运动。但彼时中国也是受压迫者,声援台独更多的是基于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统一战线,但当时多数台湾人并没有走向独立的想法。
6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国民党统治的正当性得到强化,这段时间是台独运动的蛰伏期。但1971年中华民国被迫退出联合国,国民党的全中国代表性面临挑战。为了救亡图存,蒋经国开始本土化路线,包括十大建设的推出与本土人士的晋用,有效缓和了前期高压统治所积累的不满,也为80年代后期台湾走向民主化奠定基础。
然而国民党长年的反共教育,却在台湾走向民主化之后,成为台湾社会反中恐共的温床。一者是因为过去大陆相对落后,让包括国民党菁英在内的一些台湾人至今存在着优越意识,看不到大陆改革开放后的惊人成就;再者是民主化后伴生的本土化风潮,让台湾社会不再拥抱大中国思想。加上大陆的政制缺乏吸引力,却又在国际上处处打压,让台湾年轻一代对大陆政权产生憎恶感,进而衍生为反中情结。
可以这么说,台独既是早期蒋家威权统治时代的副产品,也是中国百年发展滞后的历史遗绪。但如今国民党已沦为在野,蒋家没落到了铜像不保的地步,民进党更已经二度执政,台独作为凝聚台湾人出头天的诉求,其历史阶段已经结束。
然而台独应当终结,更主要是基于台湾人生存发展的现实因素。两岸此消彼涨,大陆越来越强大,反独促统的力道只会更强,加上美国国力衰退,外部环境对台独越来越不利。大陆民运人士王丹最近才说:"如果不愿流血,台独就只是打嘴泡。"陈水扁也说过:"台独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那么台独的存在,除了在台湾制造对立,让两岸关系恶化,还有什么正面价值可言?
情势很清楚,只要台独因素一日未除,两岸关系就一日无法正常化。近来大陆对台政策硬的更硬、软的更软,硬的部分是政治与军事,针对民进党政府,软的部分是经济与社会,锁定台湾人民,关键是蔡政府几乎束手无策,久而久之,人民的不满就会用选票表达。最近绿营县市长竞相抛出"亲中""知中"、"友中"、"和中"等说法,难道不是看到这样的民意态势所致?
舍弃台独,让台湾不再困于内耗,大陆也少了打压的藉口,两岸关系重新回到正常轨道,台湾人可以分享大陆崛起的和平红利,并在大陆体制自我完善迈向更自由开放的过程中,发挥台湾应有的正面影响,这才是真正的"亲中爱台"。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白宫重磅表态 北京迎来天大坏消息 |
2 | 卢比奥强硬打脸王毅 |
3 | 关键时刻 习表现“弱爆了” |
4 | 这可能是张艺谋拍习近平马屁的又一杰作 |
5 | 俄罗斯发声谴责川普 |
6 | 逞一时之快,习近平正在导演闹剧 |
7 | “保命要紧” 一尊荒唐事被扒 |
8 | 默克尔罕见发声 |
9 | 乌战战场重要变化 发言人证实 |
10 | 美国3商品必涨价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