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补选败北!香港民主派鞠躬道歉 眼神无辜

www.creaders.net | 2018-03-12 10:54:53  BBC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16年10月,“港独”派香港立法会议员当选人梁颂恒、游蕙祯被裁定其就职宣誓无效,为整场宣誓风波拉开帷幕。香港特区政府先后撤销连同梁、游二人在内共六人之议席,如今民主派只能“救”回其中两席。

  港府为其中四个已了结所有司法诉讼的议席安排补选,结果星期一(3月12日)清晨全数揭晓。其中最让人意外的是,唯一一位参与补选的被撤职议员姚松炎以细微差距败于建制派新面孔,没能重返议会。

  非建制派从来不在香港议会内占多数,但在70人的香港立法会内,非建制派颇为在乎占比三分之一的“关键少数否决权”。如今非建制派继续以26席保住对政府议案的否决能力,但将无法抵挡建制派议员的修正案与个人法案。

  泛民主派在选后记者会上鞠躬道歉。败选之后,香港的民主派眼前的路该怎么走?

  一战定江山?

  香港资深中国事务评论员林和立对法新社说:“这对于香港民主发展来说是非常让人沮丧的一天。北京会为征服了香港人的精神感到非常高兴。”

  但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及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说:“我相信这次选举对非建制派的最大意义,并非一两个议席的输赢。”

  “长远的影响是,当大家主打‘DQ’(撤销议员资格)议题,但投票率不特别高,唯一自己被DQ后再参选的姚松炎最后也输了。这让政府可以振振有词的反驳民主派说‘(香港)市民不关心DQ问题’,往后考虑是否DQ更多议员的时后,少了顾虑。”

  这次触动了半个香港的补选共涉及三个地方直选议席和一个“功能组别”间选议席,据香港选举管理委员会公布,直选部分临时累计投票数字90.4万票,投票率43%。

  而搞工程学术出身的姚松炎也承认自己竞选工作的不足。他在星期一回顾选举结果的记者会上说,自己缺乏直选所需的亲身接触选民等历练,民主阵营各党派已全力支援了自己,如今他要为自己的失败负起全责。

  但蔡子强也说,不能光以一名参选人的成败来论断所有人的输赢,“说‘民主派的什么什么已死’这样的结论,我觉得是太早、太草率”。

  “绝对如此。”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总监许桢与蔡子强有一致的看法。“现在距离下一次立法会全面改选还有两年左右,这不是一个短的时间。”

  许桢博士说,香港的选举并不成熟,政党也不算稳定的发展平台,每一次选举都很容易受到偶发事件影响,甚至改变了整场选举的氛围,其不可预测性很高。

  “三角关系”

  许桢形容,相比于外国选举主要只存在政党、政客与选民之间的互动,香港的选举与众不同,存在“泛民主派—北京—选民”之间的“三角关系”,而泛民阵营内部早已存在路线之争和方向不明等情况。

  “就算香港选民的基本结构不变,假设有60%选民心里支持泛民,但最终投票结果还是要看泛民与北京的互动,要看泛民所推出的人选会否比现在的更加吸引人。”

  “选举是什么?那不光是比拼你的意识形态、身份认同、社会政策,还有你实质上的动员、催票能力。这方面泛民本来已经不如对手,在(候选人)个人素质上的差距又不能比以前拉得更开。我会担心未来两年泛民的后继能力。”

  许桢还认为,这个“三角关系”的存在,让管治香港比管治所有地方都要难——无论是议员还是官员,在这“三角关系”中都是介质,不能完全听命于北京或香港选民任何一方,但介质本身也有其利益考量。

  “今时今日,还有谁有本钱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讨价还价?香港在这些环节——大湾区也好、海上丝路也好、人民币走出去也好——能否能发挥1980至90年代那种很独特的经贸甚至是文化方面的角色,将会决定北京——也就是习近平——用哪种态度来面对香港。”

  许桢说,对于北京来说,香港最好当然是能做到“善治”,但香港的“善治”对于北京来说是次要的,要能说服北京,香港与香港人的功能要得到极致发挥,才能符合中国的利益,北京才会耗费时间和精力来完善香港的政治制度与管治素质。

  “痛定思痛”

  “这次补选输掉了两个议席,政府可以巩固取消议员资格所营造的局面,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政治现实,但不能就此觉得这是个重大挫折,是个无可挽回的损失。”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钟剑华博士给出比其他人乐观的看法。

  作为长期主持民意调查活动的一位香港学者,钟剑华注意到这次补选举行前的一个多月里,支持“本土意识”等的年轻一代都显得沉默,甚至不愿谈论补选本身,同时也没有一位候选人能特别代表这一代。但香港资讯流通自由,有助于彼此认识到对现实社会的共同不满,仍有机会把政治能量积聚起来。

  钟剑华博士说:“我相信这次(补选)过后,泛民主派过去一些四分五裂的‘山头’都真会看到有需要坐在一起,摆平过去的分歧,在未来的选举中协调得更好。这次他们在初选时踏出了第一步,而这一步不会因为选举结果不理想而停下来。”

  这次非建制派各政团在补选前为九龙西、新界东两席举行了跨党派初选,虽然在姚松炎出选的九龙西选区闹出后备方案风波,但正如他在败选后承认,选区内所有民主党派都给予了全力支援;在新界东出选而又当选的范国威来自泛民少壮派组织新民主同盟,也同样获得本土派光谱人物站台;没有直接参与初选机制的香港岛,在香港众志党周庭的参选资格被裁定无效后,获邀顶上的区诺轩也获得相同待遇。

  在香港,泛民主派等非建制组织长期抱怨缺乏资源从事细致的社区工作,不像亲建制组织能给社区带来实惠。但钟剑华看到了一些未被利用的资源。

  “自2014年(雨伞运动)之后,地方上陆续出现许多年轻人的群组,甚至是一些规模很小的‘关注组’,仍在积极的在地区上推动对环境、动物权益等课题的关注,反抗一些政治上不公平的做法。泛民主派如果能跟这些组织更好地结合,加上做好在大专院校内的组织工作,我觉得机会还是有的。”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