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已经在靠骗了?
- 1 -
今天看到一些消息,真的长见识了。
大家还记得之前小号写得小麦换房,大蒜换房吧,假的!
根本就不需要卖小麦卖大蒜,这就是一个:
根据《证券日报》的报道,所谓小麦换房和大蒜换房,不过是购房补贴政策,无论购房者有无小麦大蒜,都可以参与换房活动,享受开发商给予的最高7万购房补贴。
听起来有点一头雾水,以大蒜为例,其实是这样的计算的:
现在大蒜市场价格平均约1.5元/斤,开发商推出5元/斤大蒜换房活动,相当于每斤大蒜给予3.5元的补贴,购房者最高可享受2万斤大蒜的补贴,相当于最高可获补贴7万元。
但其实,开发商不收,农民也不用卖,根据首付不同,直接省去买卖环节,把补贴给农民就行了。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各方都不让开发商降价卖房,只能通过这种办法变相降价了。
在一个有价无市的管控市场,名义价格不变,实际价格下跌,这也算是市场经济的有史以来的重大理论创新了。
- 2 -
类似这种变相降价的情况,主要出现在去化困难的三四五线城市,听说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开发商不降价,但是把优惠给到渠道,让渠道中介补给购房者。
当然不止三四五线需要骗,一线城市也在骗。
比如,曾经的楼市大头大哥深圳,最近传出网红楼盘请房托的消息。
这个我还挺熟的,刚毕业在包邮区做媒体的时候,房产部门的同事经常搞,租几辆大巴车,打着送油、送大米的名义拉一些退休的老头老太太去楼盘做气氛组。
不过,那个时候楼市不错,销量一点都不愁,媒体也是糊弄,开发商也不在意,就是为了把每年的宣传费用用完。
现在不同了,没想到连深圳都需要气氛组来充人气,还是挺稀奇的。
当然,深圳这种动辄千万的楼盘,自然不能糊弄找些老头老太,招募要求也写得很明白:
30-40岁,需要穿着富态。
连房托界都这么卷了,这种人去哪找?难道是最近裁员厉害,都不用上班了?但是你去一天才给120块啊,朝9晚6跟上班一样,时薪还不如去麦当劳打工,还要搭一身行头。
想起当年老头老太乐呵呵的领油领大米的场景,现在的开发商真的太抠了。
想起去年那张经典照片,售楼处的小姐姐们,都跑去卖家具了,不但高端人才请不起,连气氛组都缩水。
- 3 -
结语
其实也不只是开发商在作假,各地楼市数据也有水分。
今年上半年,除了一线城市,各地都在鼓励买房,但是效果看起来并没有达到预期,所有看到有爆料,有城市在数据上做了些美化:
安置房大量备案导致成交面积数据激增。
这种操作甚至导致了Wind30大中城数据异常。
我喜欢钓鱼,这看起来有点像在打窝子,谁能想到楼市也有这一天。
唉,今年这楼市,怪事连连,下面还不知道会有哪些怪事呢?
有人说搬个板凳,等着看戏。
我想说,其实每个人都是戏中人,不管买没买。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美巨头宣布退出中国农作物交易 |
2 | 中南海应对川普关税秘密决议 引发官场大恐 |
3 | 刚刚,川普释放重磅信号 |
4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先后回国 |
5 | 中国制造商纷纷涌入TIkTok 传递震撼消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