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号”近日成为舆论焦点,随著央视纪录片《攻坚》播出,外界原本期待看到其弹射舰载机的实战画面,却意外从影片中发现一项重大缺陷:福建号难以同时进行舰载机的起降作业。
据“海事先锋”分析指出,早在二战末期,各国航母便透过斜角甲板设计,解决了起降冲突问题,并成为战后大中型航母的标准配置。然而,福建号作为一艘排水量达 8 万吨级的“准超级航母”,却未能达成这一基本要求,引起外界质疑。
文章指出,这样的设计限制,直接影响航母的出击架次。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日均出击约 120 架次,“福特级”则因采用“一站式保障”与更优化的甲板流程,提升至 160 架次。相比之下,福建号不仅难以同步进行起降作业,也未见类似保障模式,实际出航势必压缩实战中的出击效率。
“海事先锋”分析认为,问题根源在于福建号最初设计为蒸汽弹射航母,后期因电磁弹射器技术成熟而改装,但电磁弹射器长度更大,导致轨道侵入降落区,迫使设计在效率与性能间取舍。换言之,中共海军此举是宁愿牺牲部分甲板调度效率,也要确保舰载重型战机、甚至预警机,能在满载状态下安全起降。

数字1和2为 1号弹射器与2号弹射器位置。 图:翻摄自 腾讯新闻@海事先锋

图中橘色跑道是降落区,红色框线为1号弹射器,飞机图示为2号弹射器,明显2号弹射器已影响降落区。 图:翻摄自 腾讯新闻@海事先锋
| 福建号航母9.11亮相 背后有啥猫腻? | 辽宁号退役卖“巴铁” 网嘲:根本养不起 |
| 热议:真开战,中国航母连港口都出不去? | 中国不惜代价打造“海军巨兽”,挑战美国 |
| 中国“福建”号航母电磁弹射歼-15正式曝光 | 解放军演习“迎击”美航母 |
| 中国高调展示军事雄心 2航母穿越“第一岛链” | 中国双航母穿越“第二岛链” 剑指台湾? |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 2 | 习遇上大坎儿!大悲剧开演 |
| 3 | 警惕!最新研究:人会在这个年龄段“断崖式 |
| 4 | 4名将官出事坐实 中共要官宣了 |
| 5 | 北京怂了!美方搬出两件事 迫使中方达成协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