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刚满40岁庄小威:美国科学院最年轻华人女院士

www.creaders.net | 2012-06-03 10:32:22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晓微综合报道:庄小威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科学,她的早期教育,是个性与顺其自然的结合。能取得今日这般成就,最主要是因为顺着自己的心意和兴趣学习,才保有了强烈的动力。

  庄小威的父母都是中科大的教授,但5岁前,庄小威并没有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而是在江苏如皋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她没有上过幼儿园,也没有正规地学过拼音识字,从如皋回到父母身边后,直接上了科大附小二年级。

  庄小威上初中时,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却是最聪颖的学生之一。她曾获得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竞赛第一名,后来被推荐到北京景山学校上了半年中国科大预备班,13岁转入离家较近的苏州中学科大预备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数学、物理常拿满分。最终,庄小威以高考600多分的状元成绩考进了中科大少年班。

  据庄小威在中科大少年班的一位室友回忆,“小威得天独厚,虽然读书无数,视力却是1.5。有时在宿舍里,大家都伏案用功,她躺在上铺的床上看书,还能看见我们书上的字。小威还有个一心两用的本领,一边听三国评书一边做原子物理作业,这些都让我们好生佩服。”

  站在了世界科学最前沿

  1991年,庄小威在中科大毕业后赴美,这一年,她仅仅19岁。经过6年在异域的潜心学习,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她又在斯坦福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朱棣文做博士后研究,朱棣文给庄小威印象最深的是他独特的教育方式,在讨论中他常常给庄小威一些非常高瞻远瞩的建议,而这些建议并不是用很枯燥的方法表现出来,而是很生动,经常用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便能让人领会。

  正是这个时候,庄小威偶然与化学、生物学科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始做一些跟踪分子行为的实验,从此开始跨越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的研究,站在了世界科学的前沿。做科研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只有对自己的学问拥有长期的热情,才能拥有动力,而动力就是化解一切困难的秘诀。常常一周七天,庄小威除了吃饭和睡觉,剩下的时间全是工作。

  庄小威在科学世界的成就,取得了业界内的公认。2001年,不到30岁的庄小威被聘为哈佛大学助理教授。她的物理根底启发她将带荧光的分子标记物附在病毒上,当用激光照射时,标记物发射出特殊的彩色光。用这种方法,借助显微镜,她翔实跟踪了单个病毒的行为,也跟踪了诸如蛋白质和核糖核酸(RNA)片断这样的单个分子行为。她拍摄到单个流感病毒的连续影像,这是世界上首次记录到病毒的各阶段过程。

  2003年,庄小威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是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女科学家。2004年,美国着名的《科技评论》评选出在纳米技术、计算机与通信及生物技术领域从事前沿技术研究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100名青年创新者,庄小威名列其中。

  2006年初,庄小威晋升为哈佛大学物理和化学系的双聘教授。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单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带领21名博士、博士后研究流感、艾滋病、SARS等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做科研一定要敢于冒险

  看着庄小威的风光履历,很多人都以为庄小威太一帆风顺了,实际上,任何的成功都不是看起来那么理所当然,只有庄小威自己知道付出了多少艰辛。

  “我的秘诀就是忘掉过去的成功和失败,一切从头开始,绝不轻言放弃。”庄小威刚开始读博士的时候,并不是所有学生中最突出的那一个,她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做实验的能力。在进行博士后研究时,她也曾遇到整整一年时间都在摸索试探,什么结果也做不出来的困境。

  在一次次压力和挑战面前,庄小威始终没有轻言放弃,自己的动力来自加倍的努力。在哈佛大学做助理教授时期,庄小威的其他同事都偏向选择相对“安全”的课题,这样才能迅速地出成果、发论文。因为在哈佛大学,如果6年期间发表的论文没有达到要求数量,就面临走人的境地。但庄小威的冒险精神,让她从一开始,就决定选择有难度、有风险的课题。当她或荣誉无数,并晋升为哈佛大学的教授时,有人问她,现在是否可以选一些比较重要的课题做了,她表示:“我一直是在找重要的课题做,从来没有想找容易的问题做。”

  庄小威建议国内教育界,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鼓励学生提问题,没有一个问题是笨问题,一百个问题中总会有一个是聪明的问题,这个聪明的问题也许就是一个很大的科学发现。其次,鼓励学生尽早进实验室作科研,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要让学生多接触科学前沿,大胆地思考和解决那些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站在讲台上像变了一个人

  与众多华裔科学家相比,庄小威非常朴素,没有任何讨好人的姿态,且有着一种单纯和非常的专注。一位友人这样形容庄小威:只要一回到科学里,她立刻变了个人,比如在演讲时,不仅用词准确优雅,而且语调流畅,十分自如。

  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对这个87级少年班的女孩子,仍留有印象。2003年10月,庄小威回母校中国科技大学做了一场报告会,当时她刚刚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当年度的“天才奖”。

  那一次,庄小威所做的报告叫《展现单个核糖核酸酶分子的折叠和单个流感病毒的感染过程》,光这个名字让人一听,就觉得很煳涂了。但庄小威运用自己“讲故事的能力”,甚至连让学科外的人都听懂了。她的语言十分幽默,其中包括肢体语言。她在讲述“流感病毒如何侵入生物细胞”时,她会模仿病毒对细胞说:“我在这儿,让我进来。”她还幽默地评价:“我认为流感病毒相当聪明,而细胞挺笨的。要知道,病毒只想着要进入细胞,而余下所有的感染动作都是由细胞自身完成的。”

  庄小威的研究方法、实验原理、装置、结果、分析,逻辑清晰,简洁紧凑,充满科学精神,均让同行赞不绝口。庄小威表示,从来不曾因为不是美国人而受到歧视,只要科学研究做得好,就一定会被别人承认。不过她表示,由于中国传统教育方式有其弱点,以致中国人的创造性思维不够活跃,华人学生在此方面应注意调整。在选择研究课题时,要挑选对社会产生影响、能使多数人受益的主题,避免肤浅式研究。

  不言放弃的美国院士

  在风光的履历后面,只有庄小威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艰辛。每当遇到困难时,庄小威的秘诀就是忘掉过去的成功和失败,一切从头开始,但从不轻言放弃。

  庄小威刚开始读博士的时候,做得并不突出,甚至怀疑自己做实验的能力。她在进行博士后研究时,开始与化学、生物学科的合作伙伴一起做一些跟踪分子行为的实验,但几乎有整整一年时间都是在摸索试探,什么结果也没做出来。在一次次压力和挑战面前,庄小威都没有放弃。

  庄小威认为进行科学探索研究,保持动力是化解困难的方法。在哈佛大学工作以来,她一周七天,每天都从早上10时工作到半夜12时。她说:“除了吃饭和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工作。”正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她才成为物理、生物学界的翘楚。

  敢于冒险是庄小威的另一个性格特点。刚进哈佛大学做助理教授的时候,其他同事都选择相对“安全”的课题,这样发表论文比较快。因为在哈佛,如果6年期间发表的论文没有达到要求的数量,就要走人。而庄小威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选择有难度、有风险的课题。当拿到终身教职时,有人问她,现在是否可以选一些比较重要的课题做了,她表示:“我一直是在找重要的课题做,从来没有想找容易的问题做。”

  “成功是1%天才加上99%的汗水”,这句爱迪生的名言就是庄小威的秘诀,她的执著和汗水终于浇出了成功的果实。

  人物名片

  庄小威,1972年生于苏州。1987年,15岁时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91年本科毕业赴美,199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到物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助理教授。2006年初,成为物理和化学系的双聘教授,此前曾获得2003年“天才奖”,是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女科学家。2012年,成为84位新晋美国科学院院士之一。

  在2012年5月1日公布的84位新晋美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中,一位华人女科学家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1972年生人的庄小威。她的当选,刷新了最年轻美国科学院华人院士的纪录。

  人们都说庄小威是少年天才,她15岁时就上了大学,25岁时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34岁就成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双聘教授,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实验室;而她所进入的美国科学院,去年院士的平均年龄为61.5岁,今年庄小威当选时才刚满40岁。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情况越来越糟 习急踩刹车
2 两件大事,突然暂停
3 突然间 北京风向又变了
4 比睡满8小时重要 做1事死亡率可降48%
5 当头一棒! 中美突传重大消息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