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特朗普势不可当,几乎肯定将代表共和党出战十一月大选,与民主党的希拉妮一决雌雄。本来,一直有意见认为,特朗普代表政治光谱的最极端,即使初选胜出,大选也得败下阵来,希拉妮躺着选也行,但且别忘记,本届大选已为人们带来太多「惊喜」,传统智慧最大的作用就是被推翻。
其兴也勃 其亡也忽
特朗普能否再创奇迹,目前当然言之尚早,最头疼可能还不是民主党,共和党人更是没做手脚处。要在党代会强行将他换掉么,不仅将造成党内大分裂,而且手法太简单粗暴,势必引发支持者不满,顶替的人选也只能陪跑,既然如此,倒不如放软手脚让希拉妮当选,反正四年后又一条好汉,总好过特朗普当权后大搞清算,以报党内大老围攻之仇。
选民对体制的失望,其实不难理解。英国前首相贝理雅年前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民主已死》的文章,直指西方民主制度发展至今问题多多,特别是政党对立导致效率不彰,既然传统政治那一套玩不转,民众自然寄希望于体制外的「清流」「大闹天宫」了。问题是,体制之为体制,正如柏杨形容的酱缸文化一样,只有体制改变人的份,要人来改变体制,难矣哉。奥巴马当年不就是那股「体制外的清流」么,结果怎样大家有目共睹,单是搞全民健保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所谓「改变」,只能停留在竞选口号的阶段,没办法,一入体制深似海嘛。
民粹主义 说易行难
再说,希望愈大,失望愈大,选民青睐政治素人,说穿了其实是抱着找寻「quick fix」(特效药)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素人们的蜜月期比传统政客来的更短。邱吉尔尝有名言︰「对政治领袖无情,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标志」,尽管经常被不受欢迎的政客滥用,但现代选民愈来愈欠缺耐性,却是不争的事实──既然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自会头也不回找寻下一个素人。无怪乎素人进入体制后往往以惊人的速度折旧,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特朗普们」的另一特徵是民粹主义。环顾全球,民粹主义愈来愈有市场,用《南德意志报》一篇评论文章的话,「几乎每个欧洲国家都有小特朗普们在活动。」然而民粹主义的最大问题在于,口号动听,可操作性却大成疑问。以特朗普为例,他口口声声说中国和墨西哥抢走美国工人的饭碗,矢言将制造业职位带回美国。其实用膝盖想想也知道,美国工人薪金多高?民众捱贵货能答应么?其实,特朗普作为一名商人,「口里说不,身体却很诚实」,自家服装公司不少产品就是中国和墨西哥制造的,搞了半天,「特粉」们支持的原来只是个大骗子──要说有甚么不同,只是口没遮拦,能令听众大唿过瘾的骗子而已。
无可否认,民主选举制度的最后保障,是选民的手中一票合乎理性。以往人们常以法国总统选举为例,每次总有候选人以「工人每周工作二十小时」作政纲,但每次总是惨败收场,证明选民还是理性的,只是在特朗普们大行其道的今天,答案还能如此肯定吗?中国坚拒西方式民主,託词之一是「人民素质不够高」,想不到今天竟成为对西方式民主的拷问。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准备抛出习 更大政治动荡山雨欲来 |
2 | 中方亮底牌了…… |
3 | 中南海这场闹剧 蹦跶不了多久 |
4 | 普通人要做好再熬三年的准备了 |
5 | 都反了!一篇檄文引出习近平更大困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降横财,他们替代中国接住美国订单 |
2 | 中南海震惊 传习直接下令… |
3 | 白宫突传大消息 最高3521%新关税! |
4 | 李显龙夫人转发批习文章 内幕不简单 |
5 | 又一家中国巨头出事 问题迅速恶化 |
6 | 北京准备抛出习 更大政治动荡山雨欲来 |
7 | 中方亮底牌了…… |
8 | 官媒一度沉默,胡温在下一盘大棋? |
9 | 中南海这场闹剧 蹦跶不了多久 |
10 | 中国各地星巴克突然排起了长队…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