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5月,轰动了美国华人圈的旧金山华人谋杀凶案…说的是,富二代华裔女子伙同现任男友谋杀了自己的前男友,之后抛尸荒野。这周,这位华裔嫌犯的家人和朋友提供了7000万的房产作为保释金,天价保释金再次轰动了美国。这折合成人民币可是5亿啊!跟着主页君来看看吧!
早在两年前,两名年仅18岁的中国留学生,涉嫌非法绑架同胞,保释金总额高达600万美元,创下了“留学生之最”。
与5亿元人民币相比,“留学生之最”的600万美元,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当美国人惊呼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有钱,中国人也在纳闷:交钱就可以保释出狱,美国人就不怕罪犯跑了吗?
“罪犯”一说并不准确。美国法律遵循“无罪推定”的原则,也就是说,在犯罪嫌疑人受到审判并被判定有罪之前,必须假定嫌疑人是清白的。
警方拘押嫌疑人的时间受到严格限制,从搜集证据到送交法庭这段时间,不得不释放嫌疑人。 释放嫌疑人,嫌疑人有可能毁灭证据,甚至趁机逃走,妨碍司法公正。 不释放嫌疑人,有悖于“无罪推定”的原则,损害了嫌疑人收集对自己有利证据、聘请律师为自己辩护的权利,不利于司法公正。
此事的吊诡之处就在于,是否释放嫌疑人,都可能影响到司法公正。
保释金制度,就是为了平衡嫌疑人和受害人的权利,相互妥协的产物。 美国法律规定,符合保释条件的嫌疑人,在出庭受审之前,只要缴纳一定数额保释金,保证一定准时前往法庭接受审判,就可以回家。 这样既贯彻了“无罪推定”原则,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又通过事先缴纳的保释金,降低嫌疑人潜逃的可能性。 所以说,美国设立保释金制度,恰恰是为了防止嫌疑人趁机逃走。
保释金数额大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嫌疑人罪行的严重程度
嫌疑人的犯罪史、保释史
嫌疑人的职业、社会关系
嫌疑人释放后重新犯罪、危险社会、潜逃的可能性
保释金的目的是约束嫌疑人,嫌疑人潜逃的可能越大,用来制约嫌疑人保释金的数额就越大,反之亦然。 今年1月19日,周立波在长岛被捕,被警察搜出枪支和可卡因。法庭开出的保释金额为2.5万美元,最终周立波只交了5000美元。降低保释金的理由,便是周立波在新泽西州有房产、女儿在美读书,没有潜逃风险。
如果上述条件一致,那么,决定金额大小的,就是嫌疑人的经济条件。简单的说,嫌疑人越有钱,保释金越高。
据媒体报道,法官原先定下的保释金是3500万美元,李某的家人要求以房产替代现金。根据规定,如果使用房产或固定资产代替现金来做担保,固定资产价值必须是法院所要求的两倍,即7000万美元(约5亿元人民币)。
李某涉嫌一级谋杀,在美国可是重罪。所以,美国法官才定下的3500万美元天价,希望阻止李某保释,但挡不住人家有钱啊。
保释金,可以理解为将自己暂时“赎回”的“押金”。 如果嫌疑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庭受审,法庭就返还保释金,“一手交人,一手交钱”。 如果嫌疑人不按时出庭或潜逃,保释金就会被没收。
保释金制度备受争议之处,就是用金钱保释来取代限制人身自由,有偏袒富人之嫌。
其实,有钱没钱,不是决定嫌疑人是否获得保释的先决条件。
如果法庭认定,嫌疑人极有可能在候审期间危害社会安全或司法公正,即使嫌疑人交再多的钱,也不能获得保释。 2011年,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因涉嫌对酒店女佣进行“性侵犯”被捕。卡恩的辩护律师提出愿意交付100万美元保释金,被法庭以有“逃亡风险”为由拒绝。
反之亦然,如果嫌疑人符合保释条件,法庭也不能拒绝。
保释金之公平,不在于保释金本身,而在于金额的确定。富人确实有更雄厚的财力缴纳保释金,为了防止富人弃保潜逃,法庭往往会以高额的保释金来约束。 近年来,已发生多起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犯罪并缴纳巨额保释金的案件。
2012年,21岁的中国留学生唐某,被控以租房为借口强奸女房主,交80万美元保释金。
2014年,18岁的中国留学生周某,因在美国洛杉矶飙车被捕,交7.5万美元保释金。
2016年,成都留美大学生张某涉性侵,面临13项指控,父母交50万美金保释金。
李某一案中,5亿元人民币,一举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保释金”。在中国土豪面前,美国保释金制度不堪一击。
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规定,不得对有权保释的犯罪嫌疑人课以过重的保释金。 有些穷人,实在交不起保释金怎么办?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真不是什么难事。 嫌疑人可以向商业性保释公司(保释经纪人)交纳保释金的10%,再由保释金经纪人向法庭提交保证书,保证嫌疑人会如期出庭受审。
举个例子,如果法庭要求嫌疑人缴纳10万美元的保释金,嫌疑人没那么多钱,只需要向保释经纪人交1万美元,就可以获得保释。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保释经纪人之所以愿意为嫌疑人担保,是因为嫌疑人交纳的10%的保释金,是付给保释经纪人的佣金。即使嫌疑人按时出庭,这部分金额也不退还。
如果嫌疑人跑了,保释经纪人就要自行向法庭缴纳全额保释金。这就是法庭允许保释经纪人存在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保释经纪人为了减少损失,往往会与嫌疑人保持密切联系,降低嫌疑人潜逃的风险。一旦嫌疑人潜逃,保释经纪人甚至会雇佣“赏金猎人”,将其抓捕归案。 美国最有名的赏金猎人杜安·查普曼(Duane Chapman),在27年的职业生涯中,抓回6000名犯罪嫌疑犯。根据其经历拍摄的电视节目《猎狗:赏金猎人》,创下了美国A&E公司最高的收视率。
商业性保释金制度,与中国人交首付买房子有点类似。美国人将“杠杆”这一商业逻辑,用于司法领域,实现了“嫌疑人—保释金经纪人—法庭”三方共赢,不能不服。
保释金制度的初衷,是防止嫌疑人潜逃。
2013年,19岁中国留学生徐某,在西雅图市超速驾驶,致当地居民1死4伤,其母亲交了200万美元保释金。为了防止徐某弃保潜逃,法庭不仅将保释金从50万美元提高到200万美元,还扣留了徐某的护照。
即便如此,现实中,嫌疑人弃保潜逃的案例,并不少见。
如果嫌疑人潜逃了怎么办?
还真没办法,无非就是没收保释金、发布通缉令……
2004年,美国一对华裔夫妇涉嫌虐母致死,在分别缴纳25万元保释金后,弃保潜逃回了中国。因为中美之间没有引渡条约,美国法庭除了发出拘捕令,没收两人保释金外,别无他法。最后,还是两人主动自首回到了美国。
一项调查显示,在马里兰州,弃保潜逃的比例高达14%。
这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犯罪分子,哪怕是嫌疑人,潜逃了就可能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应该取消保释金制度! 美国人的想法是,保释金制度是践行“无罪推定”原则、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一环。犯罪嫌疑人逃了,就“逃了”吧,总比被美国政府“害了”强!
了解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是理解美国保释金制度的大前提。
这里,我与大家分享“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作者林达老师关于美国“自由”与“不自由”的两段话。
自由实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这只不过是一个选择,是一个民族在明白了自由的全部含义,清醒地知道必须付出多少代价,测试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后,做出的一个选择。
自由除了质的定义,还有量的测度,在不同的时代,自由所经受的冲击和支付的代价是不同的,人们的认识程度和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当必须支付的代价超过了承受能力,人们往往会选择放弃一部分自由。自由和代价,是两个分不开的话题。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蔡奇摊上大事了! |
2 | 他直指,与中国“已处于战争状态” |
3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4 | 3年后,他们正计划大规模回归中国 |
5 |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 一眼望不到头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强硬表态!要求“三思而后行” |
2 | 中国大使霸道要求被拒!战狼悻悻离开 |
3 | 蔡奇摊上大事了! |
4 | 于朦胧案牵扯两高官 传一人是蔡奇私生子 |
5 | 他直指,与中国“已处于战争状态” |
6 | 北京怂了!美方搬出两件事 迫使中方达成协 |
7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8 | 波兰关边界 北京倒大楣 |
9 | 毛新宇在装傻?原来背后有高人指点 |
10 | 3年后,他们正计划大规模回归中国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