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但南加洛杉矶县的很多人似乎都已回归正常生活,人们摘下口罩,在拥挤的人群中、校园内、游乐场里自由交流,其中也包括很多华人。但专家建议,近来疫情有所升温,民众不要放松防疫措施,接种疫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依然是最有效的保护自己免受感染的方式。
洛县哈仙达冈(Hacienda Heights)的华人妈妈Susan表示,早在两个月前,他们一家就已经摘下口罩,回到疫情前的正常生活,“我现在去商场、办公室都不再戴口罩,身边的大部份朋友、同事也不戴。”Susan有两个孩子,都在哈仙达冈的小学就读,学校早已取消口罩令,因此孩子们也选择不再戴口罩。
今年初,Susan全家感染新冠病毒,所幸都是轻症,休息几天很快痊愈。 Susan表示,自那以后,一家人逐渐放松各种防疫措施,“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疫情前没有什么区别,经常和朋友聚会,带孩子去游乐场、餐厅,都快忘记戴口罩这件事了。”
像Susan一样在公共场所摘下口罩的华人如今并不少见,华人聚居城市亚凯迪亚市(Arcadia)的Eisenhower公园,一眼望去,很少还有再戴口罩的人。同样的地方,大概一两个月前,当时还有不少华人坚持戴口罩。亚市居民Jane每天下午都会带孩子来公园玩,“几周前我们还戴,那时发现除华人外,老美早就不戴了,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摘下口罩,感觉自己戴着有点怪。”
Jane说,最终让她决定摘下口罩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多次抱怨,同学都已不戴口罩上学,他不愿与众不同,“我开始还坚持让孩子在学校戴,但每天早上送他去时戴着,下午接的时候他早就摘下来了,周围大环境这样,我也没法再强迫孩子,索性全家都放弃。”Jane表示,一旦踏出不戴口罩的这一步,好像病毒真的对自己没有威胁了,感觉从未有的轻松。
尽管很多人已经摘下口罩,但还是有不少华人坚持,其中以老年人居多。蒙特利公园市(Monterey Park)的金奶奶七十多岁,她说疫情虽已好转,也打了加强针,但外出还是十分小心,“我去公共场所,特别是超市,一定戴口罩,毕竟病毒对老年人的危害最大。”
目前华人超市的营业员、顾客戴口罩的居多,但在洋人超市,基本上都已摘下口罩。 Jane认为,周围环境对个人影响很大,如果身边有人戴,她也会跟着这么做,但如果大家都不戴,也会随波逐流,“就像中美两国对待疫情迥然不同的方式,虽然人们面对的是同一种病毒,但身处环境不一样,采取的防疫措施也会完全不同。”
据洛县公共卫生局5月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当日添加2233例阳性病例,8例死亡病例。与一个月前报告的日增病例 1071 例相比,截至16日,过去 7 天平均每天报告的新病例数增加到2944例,增长175%;感染住院人数也在增加,过去 7 天,平均每天住院病例 288 例,比一个月前的 253 例增加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