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年“抗中”立法趋势显著。据美联社分析,全美至少41州议员今年已提逾240项反制中国提案,内容涵盖科技禁令、限购土地、断姊妹市至医疗规范,反映地方对中国影响力的全面警戒。联邦层级同步行动,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近日罕见动用传唤权,要求中国三大国有电信巨头配合国安调查,显示美方对中政策从地方到中央趋于强硬。
各州法案范围广泛:堪萨斯州新法严格限制与中国等“外国敌对势力”相关实体,在军事设施周边160公里内拥有房地产,并规范人工智慧(AI)与医疗设备采购;阿肯色州州长桑德斯签署《共产中国防御法》,终止与中国的姊妹市关系,禁止政府采购中国制宣传品;田纳西州更首开先例,明文禁止医疗保险给付在中国进行或使用来源不明中国器官的移植手术。桑德斯直言:“未来数十年领导世界的不是美国就是中国,我的选择很清楚。”
此立法潮受到总统川普强硬政策影响,尤见于共和党主导的州议会。圣母大学全球事务副教授贾罗斯(Kyle Jaros)分析,COVID-19疫情恶化美国民众对中观感,加上2023年中国侦察气球事件,使部分官员视“中国威胁从抽象转为具体”。
另据路透报道,在地方立法多点开花之际,联邦也采针对性措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两党领袖23日联手,对中国移动(China Mobile)、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及中国联通(China Unicom)发出传票,要求其限期于5月7日前,配合调查,说明在美业务是否助中国政府军方、或涉“伏特台风”(Volt Typhoon)等网攻行动。
委员会指,纵使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已撤销三公司部分在美营运许可,情资显示其仍可藉子公司或无须许可的云端、数据中心在美运作以规避监管,借此接触美国个资、智慧财产,甚至威胁关键基础设施。中国驻美使馆对此强烈反弹,批美方“滥用国安概念打压中企”,并否认涉及相关网络攻击。
然而,这些强硬措施的成效与一致性引发质疑。批评者指,部分州限中资购地的实际冲击可能有限,因农业部数据显示相关外资持有农地占全美比例极低(中资仅约0.02%)。北达科他州也有议员藉“中国制领带”讽刺,凸显“脱钩”的复杂与执行困难。
美国对中政策从地方到中央趋于强硬。(彭博)
美联社指出,尽管杂音不断,专家普遍认为,对潜在网攻、关键基础设施过度依赖中国的担忧其来有自,预料未来,从地方到联邦,对中审查限制力道恐难减缓,尤其在网络与数据安全领域,双方角力攻防料将更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