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7月9日,川普的90天对等关税豁免大限将至。然而,在这一天来到之际,真正降临的并不是关税,而是至少14封关税威胁信,从日本、韩国到南非、哈萨克纷纷收信,不过实际落实关税的日期却被押后至8月1日。这可说是川普关税战继“解放日关税预告”、“90日对等关税豁免”之后的第三个“最后通牒”。
虽然美股7月7日对于川普的新关税威胁有了一些负面反应,却远不及4月2日“解放日”之后般严重,大家可能都对“川普总会退缩”(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抱持着半疑半信的心态,都在怀疑第三个“最后通牒”到底还算不算得上是个最后通牒,因此采取了“静观其变”的策略。
川普这14封关税威胁信将部份国家的“对等关税”稍作了一些微调:日本由4月2日川普宣布的24%升至25%;盛传将能和美国达成协议的柬埔寨由49%减至36%;哈萨克由27%减至25%;马来西亚由24%升至25%……韩国、泰国、印尼等“对等关税”则维持不变,分别为25%、36%、32%。
川普寄予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关税信件:
跟“解放日对等关税”只用逆差计算“对等”税率的“荒谬”逻辑不同,这一次的威胁关税税率调整其实任何逻辑也没有。
欧洲内部对于如何应付川普关税战有不同意见,但欧洲第一强德国的总理默茨(Friedrich Merz)已多次呼吁和美国达成一个“快捷又简单”的协议,特别希望用来保证德国的对美汽车出口不会处于相对竞争劣势之中(按:英国的协议换取到每年10万架以10%关税而非25%汽车关税出口到美国的汽车配额)。
到底川普是认真要再推关税战,还是只是跟世界各国继续玩“胆小鬼游戏”,试图以看似强硬的最后威胁来换取最大的可能让步?
对此,大概没有人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此刻的川普关税战就像一套收视甚佳的美剧一样,演来演去还有下一季,演来演去也没有确定的结局。事实上,日前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就引述一位亲近白宫人士的说法,称川普“太喜欢”关税战这个游戏,因此不愿收割成果了事,不过另一位不具名白宫官员则为川普辩护,声言川普“并不是随随便便地为了电视收视率而制造经济混乱”。
无论是认真打关税战,还是视关税战为政治游戏,川普此刻再拿起关税大棒胡乱挥舞,背后确有一波推力和一鼓拉力。
在推力方面,川普上任以来的芬太尼关税、25%汽车/汽车零部件关税、505钢铝关税、10%基本关税,到今天也未有对美国经济数据造成太大冲击。
标普500指数不只已经收复了4月“解放日”关税之后的失地,近日还创了历史新高。
川普过去两三个月将美国的有效平均关税税率加至12.3%至17.6%不等的水平,比川普上任前2.5%左右的水平高出好几倍,也确实为联邦政府带来了大量关税收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尔顿(Wharton)商学院的图表就显示,本年以来关税及相关税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超过500亿美元,相当于近110%,当中大部份差距也来自4月川普落实10%基本关税之后。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尔顿(Wharton)商学院的图表就显示,本年以来关税及相关税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超过500亿美元,相当于近110%,当中大部份差距也来自4月川普落实10%基本关税之后。(Wharton)
虽然这笔收入远远不足取代个人所得税收(截至5月31日,个人所有税收总额为1.82万亿美元),但确实为压低政府赤字作出了微薄的贡献。
在关税收入大增之际,预期中的通胀却还没有到来。5月的通胀率处于2.4%水平,比前一个月升了0.1个百分点。根据《经济学人》引述学者分析的计算,如果把物价分成“进口商品”“受影响国内产品”“不受影响国内产品”三类,前两类确实录得比2024年10月物价指数大约1个百分点的升幅。
然而,这样的通胀影响绝对是川普能够接受的。
关税战对于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似乎颇为有限。根据亚特兰大(Atlanta)联邦储备银行的GDPNow实时GDP增长模型,其4月30日对于第二季经济增长的估算为按年2.36%,到7月3日则为2.61%。
亚特兰大(Atlanta)联邦储备银行GDPNow实时GDP增长模型过去一年的一季GDP按年增长估算。(MacroMicro)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美国6月新增非农就业职位为14.7万,失业率还比前一个月跌了0.1个百分点至4.1%。当中可能反映出川普驱逐移民政策所造成的劳动力短缺,但很明显,就业暂时并没有受到关税战冲击。
至于美元汇价下挫、美债债息高企,很可能是“大而美”法案的超级赤字预算所造成,未必同关税战有关。
简单来说, 在美国经济表现来看,天还没有塌下来,而且川普的关税政策还确实增加了库房的收入。这样的背景就构成了川普继续打关税战、继续发布新关税威胁的推力。
在拉力方面,川普的全球关税战至今并没有引来全球各国联手一致反抗。唯一反抗的就只有中国。英国首先妥协认输,接受10%基本关税的“强抢”,对美国开了牛肉和乙醇进口市场,也承诺了一些不知具体要如何落实的钢铝产业供应链中似乎是针对中国的条款。
越南更接受了20%的对等关税,并同意让美国向转运商品征收40%,专门针对中国的“洗产地”操作,不过具体实施有很大难度且细节不明。
加拿大为了和美国继续谈判,在川普一句因此不再谈判之后,就迅速放弃了向美国科技巨企征收数码服务税。
如今,欧盟不在川普新关税威胁的收信人之列,似乎也将接受10%的基本关税--毕竟,如果10%是美国对外的最低关税的话,接受了也不会构成竞争劣势。
眼见美国什么让步也没有作出,单凭自己作为美国总统的一张嘴、一支笔威胁增加关税再减回来就已经能换取到其他国家作出实质妥协(且不论其妥协是大是小、是否真的能落实),川普当然有诱因继续把这场关税战演下去,看看能争取到最大的好处。这就是让川普继续关税战的拉力。
只要上述的推力和拉力还存在,恐怕这场演来演去也在一个大谜团当中的川普关税战还会继续有下一季推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马兴瑞问题实锤了,更有惊人大事发生 |
2 | 中南海通过香港亲共媒体放风习近平去向 |
3 | 惊爆!习明泽秘恋MIT离婚教授十年 习家炸了 |
4 | 北京突传大消息 |
5 | 最高决策机构12成员曝光 元老重返核心层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