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正式退休,日前(11/10)发出投资生涯最后一封股东信,字里行间充满回顾与人生智慧。他在信中提醒大家:先想清楚你希望讣闻上被怎么描述,接著就用行动活成那样的自己。
回望一生 股神对人生后半段很满意
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走过95年人生,巴菲特在最后一封股东信里,分享自己如何看待外界对他的“盖棺论定”。他说,对自己人生的后半段比前半段感到更满意,因为他学会别再纠结于过去的错误而折磨自己,“从中学到些什么,然后放下它。改变永远不会太迟,只要找到值得学习对象并模仿他们。”
他特别以诺贝尔奖创办人诺贝尔(Alfred Nobel)的故事为例,当年,媒体误刊诺贝尔的讣闻,指责他靠发明炸药、贩售杀伤力武器,是以人命换取财富的贪婪商人。这篇报道让诺贝尔震惊不已,也促使他反思自己该留下什么。
伟大不是靠巨富 而是乐于帮助别人
为了改变世人的看法,诺贝尔决定捐出大量财富,设立“诺贝尔奖”。如今,当人们提到“诺贝尔”,想到的早已不是炸药,而是表彰科学、和平与文学贡献的奖项。
巴菲特引用这段故事,就是要提醒大家:想像一下,当你希望离开时,人们会如何记住你?接著用每一天活出那个值得被记住的模样。
他在信中写道:“伟大不是靠累积钜额财富、博取好名声或掌握权力而来,而是透过无数种方式帮助他人。善良不需要花成本,但却是无价的。无论你信仰什么,只要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其身分地位,以同样方式对待所有人,不管对方是董事长或清洁工都一样。”
不需要贬低他人 来彰显自己立场
巴菲特也给出一项关键人生建议:控制情绪。他引用已故媒体大亨墨菲(Thomas S. Murphy)的一句话:“如果你想叫某人下地狱,明天再说。”他解释,人在情绪激动时脱口而出的话语,往往能瞬间毁掉一段关系,也可能造成一辈子无法修补的裂痕。
他强调,在意见不同时,不需要透过诋毁他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说:“我从未见过任何善良的人在没有朋友的情况下离世;但我见过很多有钱人临终时没有朋友,甚至连家人也疏远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