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中国的三大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CCTV依然没有发表任何关于朝核问题的评论。从朝鲜实施第6次核试验的3日起,中媒已连续四天缄默不语。北京外交界分析称:“朝鲜已经双双越过了中美两国设定的红线,可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苦恼之深。”
与之相反,香港《南华早报》(SCMP)当天报道了中国专家的言论称:“哪怕是作为警告也应该对朝鲜进行石油制裁。”报道还指出:“中国可能会部分同意中断对朝石油供应。”
经证实,在朝鲜进行核试验后的5日凌晨,中国在与朝鲜接壤的渤海湾进行了导弹拦截演习。由于中国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对朝强硬气流,因此有舆论称,11日联合国安理会进行对朝制裁案表决时,中国可能会同意限制对朝石油供应。
美国《纽约时报》(NYT)当天也报道称:“由于美国的强硬施压,习近平正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NYT称:“过去中国几乎从未接受过美国中断对朝石油供应的要求。被美国要求在军事应对和中断原油供应中二者选一尚属首次。”但习近平在十九大召开之际,既不能表现出向美国屈服的姿态,也不能容忍美国的军事介入动摇韩半岛局势,因此陷入了两难之地。NTY还指出:“如果韩美同意中方中断联合军事演习等要求,给足中国面子的话,习近平可能会同意中断对朝石油供应。”
中国向朝鲜供应的石油分为两种。一种是从中国丹东通过铺设于鸭绿江底连接朝鲜的输油管供应的原油,另一种是单独出口的汽油及航空油等成品油。尽管中国不曾公开通过输油管供应的原油量具体是多少,但据推测约为每年50万吨。成品油的出口量为每年20-30万吨。再加上俄罗斯出口的4万吨石油,每年向朝鲜供应的石油量在90万吨左右。
2003年朝鲜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时,中国曾以“对朝输油管设备故障”为由减少了原油供应量,并在三天后将朝鲜叫到了六方会谈的谈判桌上。但这一系列举措都是在私下进行的,中国政府不曾对外承认过上述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