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乌克兰以拖待变 苦苦自撑

www.creaders.net | 2022-03-02 10:38:24  无妄斋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自上周俄罗斯假借“维和”名义挥军入侵乌克兰、多路进攻欲包围首都基辅,全球民众均聚焦于这场东欧巨变。乌克兰人正为生命奋战,执起武器、自製燃烧弹抵御入侵家园的俄军;全世界则在观望这场不知会否演变成世界大战的人道灾难,面临历史转捩点,莫不心情複杂。

在接收资讯不再局限于电视、报章或电台广播等传统媒介的世代,既可全天候获取来自传媒报导、对阵两国官方公告以及当地民众上传战况,亦能转发消息甚至参与评论,造成的讯息爆炸确实令人纷乱,但又无法自拔地废寝忘餐追踪进展。

诚然,欧美等国制裁随著战况危急、乌克兰人展现不屈意志,终肯逐步升温,尤以宣布将部份俄罗斯银行剔出SWIFT系统,一改早前的消极态度,将为俄国带来金融市场及经济重挫。北约成员国陆续输送武器弹药、战机、先进防御系统及战略物资等“非介入支援”,封锁领空不让俄国飞机进入,甚至组织义勇军加盟抗俄阵线,皆为负嵎顽抗的乌克兰打下强心针。

然而俄军看似侵略进度不顺、乌克兰坚守阵地的当下,仍需冷静综观全局。虽然人性的良善和正义感,会渴望反帝国霸侵略一方获胜,形势也未如当初外界预想一面倒有利俄罗斯,但至此实不宜过度乐观。

大致战况:俄军不顺

截至周一为止,陆续有情资透露,俄军在首波攻势确实达成一些战略目标:扩大乌东佔领地带,封锁亚速海、瘫痪奥德萨港反击能力、克里米亚连接乌东在即(确保未来淡水供应)。然而由于战术计画不够周详,误判空降、地面装甲与机动部队配合导弹轰炸可迅速完成斩首战 — 攻陷首都基辅,生擒或杀死总统泽林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后扶植傀儡政权,就可建立解除北约军事威胁的“战略缓衝区”,令战局陷入胶著。

诸如前线导弹不敷应用、资金与供应迟滞,物流补给出问题,低估乌克兰军民的猛烈抵抗,以及欧盟英国等提供源源不绝的防空雷达、便携型对空与反战车武器,致使俄军战况不如预斯:未能完成包围基辅,就连初期成功入侵的戈斯托梅利(Hostomel)军用机场被乌军夺回,一度攻入哈尔科夫(Kharkiv)等大城市亦遭击退,无法瓦解乌国军心,局面逐渐失控。

综合一些被俘俄军报告所得,他们很多是被骗往“演习”、“乌东维和”实际却遭送往侵略乌克兰前线的娃娃兵(年轻且受训期短的新兵),导致各式军心涣散状况,士气由是此消彼长。

由于各社交媒体开始禁止俄媒散布假消息,俄罗斯同样因战事不利限制国民浏览Facebook、Twitter,来自乌克兰或亲乌报导几乎垄断舆情,有时甚至难以核实,气氛趋向非理性乐观。基辅无疑深陷战火,记者、军援勉强尚能进出,围困之势未成,不过切勿掉以轻心,尤以本周至为关键。

乌克兰总统顾问称俄军已完全停止了向基辅某些方向推进,且部份单位正在撤出。直觉放缓袭击并非好兆头,也绝非俄乌谈判前的“示好”,很可能意味著俄军重整策略,酝酿第二波攻击:零散军闻指聚集于基辅西北两线大军部转移至南部,疑似会合南部空降部队,形成首都包围网;俄军后发的重武装部队赶赴前线,试图布置更密集的轰炸行动,所以才让部队后撤。

总而言之,乌克兰策略仍是以拖待变,苦苦支撑。假设俄军站稳脚跟,在乌军队抵抗的欢愉中一举夺取首都,将对乌克兰造成沉重打击。

普京埋下种籽:核威胁抑或讹诈?

那边厢战场以外的博奕,通过入侵乌克兰,俄罗斯总统普京正一手破坏多年来欧陆牢固的连结。无论战争胜负,战略遗产依旧可见:在欧盟、北约成员之间炮製立场差距,使共同努力陷入僵局,并在席捲欧洲的民粹主义浪潮上再接再厉。

俄罗斯“以战促谈”也是其中一步棋。俄方从稍早前强硬要求乌克兰同意“全面放弃武装”、“保证中立态度”方接受投降,变成无前设的双方会谈,究竟是态度放软,抑或又一场缓兵之计,甚至欲设局令世人误以为乌国屈服,读者心中有数。泽林斯基派遣代表赴会前称,他不太相信在这场会晤达成甚麽共识,顶多是“不妨一试”的心态。

谈判桌以外,普京周日下令核威慑力量戒备,藉电视演说批评北约最近制裁与“侵略性声明”,导致他将核武置于“特殊战斗任务体制”(special regime of combat duty)。依循国际关係中的“疯子理论”(Madman Theory):故意显得不理性,迫使对手谨慎行事。如果这是普京的典型讹诈,那麽“一手软一手硬”可算是正常发挥 — 最佳效果是欧美诸国退缩,撤回驻守北约东部前线,放弃支援乌军弹药武器(如投鼠忌器的匈牙利)与各式补给,甚至取消经贸制裁。

可惜,以上想法均基于认定谈判具有实质意义,或普京欲借“和谈”获取更多筹码。悲观且现实的状况是,这些谈判也许无关紧要。提高核威胁并非得到上风的策略,而是在准备升级对乌克兰威胁之际,先发制人恐吓西方的举动。

之所以有此一说,因为一直协同俄军攻城掠地的白罗斯,全民公投通过修改宪法,明文撤销该国无核地位;而本来他们矢口否认有加入战团,突改口向乌国宣战。一切风向,结合2月中俄军的核武演习,似为俄罗斯在该国部署核武舖平道路 — 哪怕表面看来风平浪静。

进一步推想,乌克兰失陷必然鼓舞普京的野心,吞并邻接的非北约成员国摩尔多瓦(Moldova)自不待言,就连波兰、罗马尼亚、波罗的海三国也会陷入危机,北约的核保护伞承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乌克兰的胜利?

也许比较遥远,要分析战争终局为时尚早。不过欧盟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烽火连天之际向乌克兰招手,泽林斯基也趁机签署加盟申请,换取晋身北约的门票。无论战场内外,对普京肯定构成心理压力,毕竟分化欧洲是他的称霸蓝图终极目标之一。

即使解除基辅之围,贫困兵疲力乏乌军也未必能一下子光复除乌东以外领土,但至少能拖延侵略,在西方国家的金援下重建国家,渐次稳住局面。诚如前文述及,俄军并非志在侵佔乌国全境,就算从车臣增兵,要长期压制反抗力量也是力有不逮。但短期内未能攻克首都,复迎来一大片跨国制裁,多少会打击普京的全球威信以及国内民望。

万一俄罗斯因内外交煎而被迫撤军,其盟友包括中国、北韩、伊朗、委内瑞拉势必遭到波及,撼动国际格局。当中尤以倾力襄助的白罗斯为甚,除了全盘押注以外,恐怕别无选择。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