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无论最终能不能赢,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恐怕都要“销号”了。
3月24日,距离俄罗斯总统普京2月24日宣布展开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我们来做个总结,看看这场战争究竟打成了什么样。
看我公号久了的朋友应该知道,在开战之初,我在《俄乌之战,为什么打到普京要用核威慑了》《如果俄罗斯最后输了,输在哪里?》两篇文章对战争作出了一些预测之后,就说“在战局发生重大变化之前,我不再写俄乌战争”的文章了。
理由有三,
第一,是我预感到这场战争将陷入一种“血腥的僵持”当中,双方大量死伤,但是战局变化不大。
开战初的局势图,一个月后居然依然能用,你说我还写个什么劲。
第二,是我虽然在那两篇文章中做的都是最客观中立的理性分析,但仍然有大量的挺俄派受不了,他们接受不了俄罗斯的战争计划已经被挫败的事实,其恼羞成怒的场景,让我想起了罗马教廷逼伽利略下跪、承认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故事。
伽利略照做了。“但是地球仍然在转动啊。”可当他起身时,他这样说。
是的,真相不会因为你不喜欢而改变,你可以攻击谩骂我的分析,但俄罗斯在此战中打的拉胯,就是拉胯。这一点是不以你我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果你现在还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那我们不妨再等一个月,再看,到时候会更明显的——
俄军正在输,就像地球正在绕着太阳转。不管你持哪种观点,都不要否认这个事实。
第三,若说我当初的预判有什么疏漏之处,我承认我对战局的估计还是太乐观了——对俄罗斯来说太乐观了。
我在预判中说,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内,俄罗斯可能会集中重兵围攻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等比较大的城市,争取拿下一个甚至全部,作为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筹码。我当时真的觉得这些重要城市当中,俄罗斯至少能拿下一两个。
现代战争本质上打的是国力,人类最近一百年的战争中,真的很少见国力、军力相差如此悬殊,打了一个月,还连对方一个重要城市都没拿下来的战例。
……哦,对了,奇葩的苏芬战争除外……苏芬两国一起创造了一个战史的奇迹。我们曾经以为它是难以逾越的 。
而现在看来,俄罗斯在这方面首开了记录——战争持续了一个月,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乌克兰东北南这三个重镇,它真就一个都没敲下来。
事实上,除了紧邻俄控克里米亚,俄罗斯在开战当天就控制的乌南部城市赫尔松,俄罗斯开战至今,还没有从乌克兰人手中夺下哪怕一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
最奇葩的是,对沟通俄控克里米亚和乌东“独立”地区、俄军自开战之初就进行围困,疑似断水断粮断补给半个月以上的战略要地马里乌波尔,俄军前几天非常正式、公开的发了一份“最后通牒”:要求当地时间3月21日凌晨5点(北京时间21日上午11:00),乌克兰守军必须无条件放下武器投降,否则将发动全面进攻,彻底摧毁马里乌波尔。随后乌克兰方面拒绝了这个通牒,在被乌克兰拒绝之后,俄罗斯又将最后通牒时间延迟了5个小时,但依然被勇敢的乌克兰守军断然拒绝。
然后,到目前,两个整天都过去了。马里乌波尔还是没动静。
虽然俄军已经把这座城市80%的城区炸成了废墟,这座小城却依然还在乌克兰人手上。乌军甚至宣称他们刚刚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反击,肃清了自东南方向攻入城区的俄罗斯人。
这可就太打脸了。
很多不了解战争史的朋友可能不知道“最后通牒”在战争中意味着什么。一般来说,越是军事强国,越不会轻易发布“最后通牒”。发了以后就一定要达到“言必行,行必果”的效果。这个道理就跟道上大哥那句“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不能乱说一样,威胁多了却做不到,这不是给道上的兄弟们看笑话吗?以后大哥说话还算不算话了?
“最后通牒”,最能暴露你到底是黎叔还是老邢。
所以目前看来,俄军为什么要在没有能力迅速拿下马里乌波尔的情况下还发那份“最后通牒”(还发了两遍)就成了一件特别耐人寻味的事情。
我觉得,唯一合理的推论是,马里乌波尔应该是俄军高层被下了死命令必须在近期拿下的要点。而前线指挥官面对上级施压、自己又攻不下来的窘境,唯一能想的招数就是发最后通牒——战况不果,却又面临上峰的压力,就发个最后通牒给对方以表表决心,这也是当年苏芬战争中苏军留下的老传统了。
“两个星期以内,必须结束这场战争。” ——斯大林,1939年11月苏芬开战时。
前线指挥官们压力山大,无论怎么着急都扮不动俄乌战争的方向盘,外加通讯指挥失灵,就不得不到前线指挥督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开战以来俄军高级军官接二连三的被击毙。
仗才打了一个月,俄军已总计折损中将一名、少将五名、校级军官十余名……
简而言之,这场“特殊军事行动”,已经被俄军打出了《封神演义》的感觉——高级将校这个死亡频度,弄的跟小说后面要“众仙归位”时一样,piapiapiapia的。
乌克兰军莫不是会摆了什么诛仙阵之类的“妖法”?
不知道到战争结束,俄军阵亡将校能不能凑一张一百单八的“天罡地煞”榜单出来——我想应该不会,本次俄军开展时派往乌克兰的将级军官一共也就20名,现在都已经损折超过四分之一了。
士兵死了还可以用兵员填充,但临阵换将可是兵家大忌,指挥团队遭受这么严重的破坏,俄军还怎么组织未来的进攻?这是一个谜,反正在近代以来的战争史上,我们没有见到成功的先例。期待他们能创造奇迹吧。
但俄罗斯人自己好像没有这个信心。
俄罗斯退役中将、俄国家电视台常驻评论员叶夫根尼·布津斯基前几天公开说:“
几十年来都没有见过苏联和俄罗斯军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遭受如此巨大的损失。”
我相信这位将军说的是实话,“战斗民族”俄罗斯虽然好战但不善战(通俗的讲:人菜瘾大),但这么窝囊的烂仗,这几十年来,俄罗斯确实也很久不打了。
除了高级将官的折损的,普通士兵的伤亡也是一个堪忧的问题。前几天,俄罗斯一家亲克里姆林宫的媒体《共青团真理报》为了“驳斥”乌克兰方面俄军已阵亡超1.5万人的报道。宣称援引俄高层的内部消息,说俄军目前阵亡9861人、受伤1.5万人,但这个消息发布不久就被撤下,理由是这个两万多人的伤亡数字,其实也够骇人听闻的,远超过美五角大楼给出的“俄军7000人阵亡”的评估。这家媒体属于典型的“高级黑”了一把,不知该报总编会不会按俄新颁布的法律,以“散播对俄军不利的谣言”的罪名被处以重刑。
当然,如果这个消息属实,也解释了为什么除马里乌波尔等少数方向之外,俄军再几乎所有战线上的攻势目前都陷入了连掩饰都懒得掩饰的停顿。
据最新消息,在基辅西北,俄军原本布置在这里,打算用于攻击基辅的重兵集团,已经陷入了乌军优势兵力的围攻,未来有可能陷入被切断补给,甚至被反包围的风险。
那么,面对这种局部的不利,俄军为什么不撤呢?我相信这应该已经不是军事考量了,而涉及到政治考量。
Putin在日前真的最新演讲中依然坚称“此次军事行动在按照计划进行。我们仍在前进。”如果俄军选择在此时对基辅撤围,那么就相当于在打总统的脸。这个决定恐怕连国防部长绍伊古都不敢做——这不是领导夹菜你转桌么?
况且进兵容易退兵难,如果目前的俄军真的战力受损严重,士气低迷的。那么重兵集团的撤退很容易引发连锁式的整个战局的雪崩。也就是弗朗西斯·福山日前所预言的“俄罗斯军队的突然脆断”。
所以,现在对俄军最可怕的事情,是他们在战略上是被锁死的——必须保持哪怕样子上的进攻,因为一旦退却,就很可能是雪崩。
苏德战争初期,斯大林曾经下达过著名的第227号作战命令“一步也不许后退”。这个命令在军事上看是愚蠢的,但在政治上看却是正确的——苏德战争前期那个样子,苏军一点溃退,确实很容易造成全局瓦解。
但区别在于,二战时的苏联,大体上还是在本土上保家卫国。战争具有天然的正义性。所以斯大林可以名正言顺的调用全苏联的年轻人作为他的兵员,送上战场填补战线。甚至枪械不够的时候,都可以直接让“徒手兵”直接上阵。
但目前的俄军打的却是一场在他国领土上的“特殊军事行动”。Putin在最近的表态中再次明确了这一点,他连正式宣布与乌克兰进行战争都不敢说,因为出师无名。这就决定了俄方在这场战争中能调用的战争潜力是非常非常有限的。俄罗斯法律原本规定总统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无权调用义务兵或内卫部队进行境外战争,当然,估计现在早调上去了,可是putin应该无论如何不敢宣布动员预备役部队进行参战——除非他宣布战争升级,但这也意味着其承认成本失控。
不动预备役,就意味着俄方只能拿40万现役部队跟乌克兰人打消耗。而乌方在开战之初就宣布了全国总动员,可调用的有作战经验的预备役至少有40-80万,战局如果拖上一两个月,乌克兰将有一支人数上不亚于俄方总兵力(不仅仅是入侵部队)的生力军。到时候俄军可就真没什么大棋可下了。
其实,眼下的战局已经开始向这个方向发展了。时间不在俄罗斯一边。
所以,我们不妨大胆的推测一下,如愿攻克马里乌波尔应该是这场战争中俄军所能达到的“战争制高点”了。
如果能打下这座城市,俄军可以维持住一个对自己相对有利的战略稳态,南线上连通克里米亚和乌东地区。北线作出一副兵临基辅城下的姿态(目前其军力只能做个姿态了),然后拖下去,拖到乌克兰答应其割让克里米亚,承认乌东独立的条件(可能性不大),体面的结束这场已经很不体面的战争。
乌方公布的俄军战损。
如果这个战略不能达成,俄方还想赢,就只能=采用一些比较……“特殊”的招数了。
比如说动用生化武器,近期以来,美俄两国围绕所谓美国在乌克兰进行生物病毒与化学武器实验等,将争议闹到了联合国,但不了了之。美国方面一直在说俄罗斯闹这一出,是为了在乌克兰战场使用生化武器进行攻坚,埋设理由。
我觉得俄军未来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生化武器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即便抛开道义,单从收益上讲,也是得不偿失。因为生化武器杀伤力远不如核武器明显。叙利亚的经验已经证明,真要用生化武器,只用一两次肯定不行。用多了则一定会被抓住证据。而一旦俄军释放生化武器被国际社会(或者哪怕仅仅是西方)确认,联合国机构与西方世界对乌克兰战争的干预一定会全面升级。俄乌战争造成的俄罗斯孤立局面将加剧,印度、伊朗这样的朋友还能不能“善意中立”都很难说。
对俄罗斯来说,与其这样,还不如来个更狠的——直接上核武。那么扔核弹可不可能呢?
当地时间22日,putin的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在接受美国CNN采访时,有一段引人注目的表态。
他首先说,“特殊军事行动”没有结束的原因,因为目前还没有达到putin的目标。
而后他又说:如果俄罗斯面临“事关生死存亡的威胁”,就可能会考虑使用核武器。
这个表态的特殊之处,是它宽泛化了俄罗斯法律中对于使用核武器的表述:在原先的叙述中,俄罗斯宣布自己只会在自己或其盟友遭遇核打击,或者本土遭受外敌“危及俄罗斯国家存亡的侵略”时才会动用核武器。
但现在佩斯科夫大幅简化了限定条件:只要“事关生死存亡的威胁”,我们就要扔核弹。
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这个“生死存亡的威胁”到底是对谁而言的?是对俄罗斯这个国家?还是对目前的俄政府?
第二,什么样的威胁会危及其“生死存亡”?是不是可以认为,如果这场俄乌战争,没有达成俄方满意的,足以向其国内交差的结果。就会危及其生死存亡?
一番推演下来。你会发现,佩斯科夫这个最新表态如果算数,保证俄罗斯不扔核弹的可能性只有一种:战争达成putin的既定目标。既至少承认克里米亚归俄和乌东的独立。
可是这个目标,又是乌克兰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无法接受的:维护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这是二战以后国际社会和世界整体和平赖以维护的基石。如果这个基石被动摇,那不管打不打核大战,以后世界太平日子都没得过了。
所以,俄罗斯若真要为了达成其总统的目的,不惜动用核弹,估计乌克兰和其背后的西方作出的回复也八成是:想扔就扔吧。咱对着扔。
通俗的讲,就是开启核大战。希望不要真走到那一步。
不过,我觉得,不管结局如何,俄罗斯能动用这种层级的核威胁,恐怕也是可预见的未来中最后一次了。
养一只足以毁灭世界的核威慑力量是非常花钱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了继承其核威慑遗产,
常年将三分之一以上的军费花在了核军备的维护上。俄乌战争至今,俄的常规军事力量,已经被证明是中看不中用、只能在红场阅兵中唬唬人的样子货。那么俄罗斯的核武器到底是威猛依旧呢?还是如常规军力一样拉胯?
我们现在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马斯克前两天在那儿叫板putin:说要和他单挑。
但可以肯定的是,经历此次战争军费的暴增、国际社会的制裁,俄罗斯的核威慑力量一定再难得到有效的维护,天长日久、风吹日晒,这些核武器会老化、会被淘汰,直到俄罗斯自己都不好意思拿这玩意儿在国际上说事儿了。
所以,仗打到这个份上,我们可以说,无论俄乌战争最终怎样收场,无论俄罗斯最终扔不扔核弹。有一个结果已成定局——此战过后,俄罗斯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上被除名。
是的,这个经济萧条崩溃、常规军事力量拉胯、核威慑能力也无以为继的国家,在未来,恐怕很难有资格和威信说服其他国家像以往那样重视它。上限是“有核武器的沙特”、下限是“有扔不出去的核武器的cx”,大约也就这样了。
至于这个过程,到底是用崩解的方式突然呈现,还是一场为期数年、十数年的缓慢滑落,这其实没那么重要。
无论俄乌之战能不能赢,俄罗斯的大国地位,都要“销号”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都需要为这样的未来考虑,并做好准备。——因为它很可能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