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参议院选举在今(10)日登场,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8 日为自民党候选人助选不幸遭枪击,据中国新闻网引述大陆学者分析,这起遇刺事件所暴露的问题远远超越事件本身的含义,安倍为日本留下的“遗产”,将从四个方面改变日本和世界。
变局一:影响选举,加速“修宪”?
安倍作为自民党的人气“演说家”,主要负责宣传任首相期间的成绩。其中重点是呼吁实现修改《宪法》这一“夙愿”,在遇害前两天,安倍还在横滨市演讲时强调“想在《宪法》中写明自卫队,为违宪争论画上句号”。
吕耀东透露,安倍一直把“修宪”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政治使命和施政理念。早在 2007 年,安倍第一次担任首相时,便已提出“修宪”时间表,参院还通过了规定“修宪”程序的国民投票法。2012 年,安倍二度拜相,再推动此事,但直到近 8 年后他辞职,“修宪”也没成文。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新生分析,安倍遇刺对日本政局影响很大。从日本人的政治、文化角度来看,自民党可能因此得到一些“同情票”,很可能在参院选举中获胜。这对现任首相岸田文雄政权的执政来讲,会起到积极效果,日本国会的“修宪”步伐也会因而加快。
岸田曾表示,自民党和与其联合执政的公明党目标是拿下超半数的 55 个议席,但分析认为,受安倍遇刺事件影响,自民党很可能单独斩获近 70 个议席,赢得压倒性胜利。
据日本共同社报导,作为日本首相和自民党总裁,岸田希望赢得选举后,在“和平宪法”第九条中写入自卫队等“修宪”草案 4 个项目的相关讨论。
不过岸田也坦言,必须将国会讨论和国民理解作为“两个车轮”共同推进“修宪”,也就是除了国会通过,必须半数以上日本民众投票同意“修宪”,这事才算真正过关,不然还是“瘸腿”状态。
另据《朝日新闻》2021 年的调查,45% 的受访日本民众支持“修宪”,与前一年比增长 2%。未来日本的民意是否会再变化,跨过支持“修宪”的 50% 红线?学者认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变局二:政坛地震,派阀“洗牌”?
与安倍力争参院选举胜利相对应的,是日本自民党保守派势力的日益壮大。吕耀东表示,作为自民党内最大派阀“安倍派”(前“细田派”)的会长,安倍无论状况如何,都已经对自民党和整个日本政坛形成很大影响力。
吕耀东指出,安倍身上有三个鲜明标签,第一,出身于政治世家,其外祖父岸信介是名典型右翼、保守派政治家。岸信介 1960 年宁愿冒著下台风险,也要通过《日美安保条约》,就此确立日本接下来的外交基础——日美同盟。
安倍承接岸信介的政治定位,不仅是一名坚定的“修宪”者,还是一位历史修正主义者。比如否认慰安妇问题,质疑“东京审判”,其在任期间文部科学省通过否认历史侵略的教科书等,都是历史修正主义的表现。
第二个标签,是“安倍经济学”。日本自 1990 年泡沫经济后长期停滞,安倍在任期内提出了“安倍经济学”,虽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日本经济发展的现状,但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三个标签,是安倍自实施内阁制以来,是担任日本首相时间最长的人。正因如此,安倍能将以上理念都投射在施政过程中,长期影响日本的国策走向。
王新生也认为,在长期执政期间,安倍领导日本形成了典型的“首相官邸铸造决策过程”的特徵,这期间,很多能与安倍竞争的政治家恰好未对他造成威胁,导致安倍完成了一些前辈政治家没能完成的事。
因此,更多地是要看到安倍在以往执政过程中,对日本政治的长期影响、对自民党执政方向的定调。吕耀东指出,安倍遇刺后,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很可能借机加速推动日本,继续推行、发扬安倍生前的理念。
至于谁会是安倍继任者,吕耀东认为,和安倍有同样政治理想的人有很多。但目前最紧要的是完成参院选举,自民党应该会等到选举结束后,在“安倍派”中选出一名继任者。
他分析,谁能接替安倍作为“安倍派”、“清和会”会长,要看两点:第一,这个人选应该是能获得广泛认可的;第二,其应该有足够资历以接替安倍。现在还很难断定是否有一个明确人选名单或者时间表。
另一方面,岸田文雄在安倍遇刺后设立专门对策室,声明谴责枪伤事件,并公开表示“将切实继承安倍的想法”,皆说明日本政府执政大方向不会改变,不会影响日本整体“保守化”的趋势。
但是,虽同属自民党,岸田与安倍在施政理念上有区别,且一度受制于安倍,其所在派阀“宏池会”与“清和会”关係如何处理,“宏池会”是否会趁势壮大,而群龙无首的“清和会”会不会走向内斗和分裂?可以确定的是,现在是派阀“洗牌”的一个窗口期。
变局三:衝击社会,信任危机?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安倍中枪身亡,震动日本这个暴力罕见、只有少数人拥有枪枝的社会。彭博社指出,日本是一个以安全著称的国家,这种暴力行为“对日本产生的影响将远远超出(参院选举)投票。”
枪击案嫌疑人的来头、所用枪支、行凶动机、现场安保状况等,都在日本网路上引起讨论。
已被逮捕的嫌疑人山上彻也供认,原本想袭击某“宗教团体的干部”,但他无法做到,因而决定使用自製枪枝袭击安倍晋三。据日媒报导,嫌犯用的枪不同于传统枪支,属于 3D 打印材料,且用胶带包住,外形上进行伪装,躲过了安检。
由于对枪枝管控严格,让人口近 1.25 亿的日本成为世界上枪支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每年在日本死于枪杀的人,很少超过 10 人,去(2021)年,日本甚至只有 1 人因枪击死亡。
报导指出,在日本想以个人购枪、持枪,必须接受精神健康、毒品及犯罪记录检查,经过培训并参加书面考试,再通过最低准确率为 95% 的射击场实弹测验。即使拿到枪,保存枪枝和弹药地点必须知会警方,并加锁独立存放。持枪人还必须每 3 年重修一次培训并通过考试,以更新执照。
此外,在 2007 年日本长崎市市长伊藤一丁遭枪击身亡后,日本进一步强化控枪并修订法案,规定非法拥枪或违规拥有多支枪,最高判 15 年监禁;在公共场所开枪,最高判无期徒刑。因此,日本社会长期以来枪枝犯罪率极低,分析认为,这导致了该国民众普遍对枪击事件认识不足,警惕性低。
加上这次事发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嫌犯“鑽空子”式地近距离射击,更令日本民众胆寒。当时安倍身旁不仅有政治人士,还有聆听演讲的普通市民,而负责警备工作的人员多达 22 人,包括 7 名特警,安保却形同虚设。
在种种强烈对比之下,日本社会产生了情绪上的衝击,悲伤、愤怒、担忧等多种情绪交织。日本社交媒体上对此事讨论的声浪不断,主流声音是谴责暴力,呼吁治安,支持安倍;日本学者则认为,此次犯罪如同冰山一角,折射出日本社会“水面下藏著的巨大冰山”,显现对政治、政治家的极端不信任。
王新生认为,安倍这次被刺杀,个人性行为的可能性较大。虽然日本舆论称安倍遇刺是“暴力对抗民主主义”,说得有点过了,实际上,恐怕是一些弱势群体有个人诉求没表达出来。
他进一步分析,日本多年来改革、经济发展遇到问题,个体遭遇不一样,可能会有怨气。嫌疑人选择用暴力手段表达诉求,反映了社会面存在紧张情绪,但也许只是个例。总之,首相级别的人物被刺杀,的确会对日本产生很大影响。
变局四:留下“遗产”,硬币两面
作为把控日本对外政策大方向的资深政治家,安倍意外身亡,震惊国际社会。
俄罗斯总统普京形容,安倍“为发展俄日睦邻友好关係作出巨大贡献”;韩国总统尹锡悦哀悼,称此次枪击事件是“绝不能容忍的犯罪行为”;印度总理莫迪为表达与日本“在一起”,国内 7 月 9 日全国哀悼一天。
美国总统拜登、澳洲总理艾班尼斯、印度总理莫迪,三国政要发表联合声明,哀悼安倍。美国前总统川普、德国前总理梅克尔、澳洲前总理莫里森等曾与安倍共处的“上一代”政治家,均表达支持。
无论是周边国家或西方世界,安倍离世引发普遍的哀悼之情,这成为他为日本留下的难得“外交遗产”,有利岸田政府开展“弔唁外交”。但也有分析认为,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失去了一位穿梭外交的重点人物,在印太战略方面会失去一些思路支撑。
吕耀东指出,安倍担任首次首相期间,提出“战略性亚洲外交”构想等外交思路,一度本著与周边国家改善关係的想法施政,但第一任期草草收尾。第二任期内,安倍的目标一来就非常明确,出台了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事实上架空了和平宪法第九条,并开始给靖国神社供祭品。
在“俯瞰地球仪外交”及其 2.0 版的思路指导下,安倍在任期间曾创下日本战后外交的纪录,比如出访次数和出访国家、地区最多等。
另外也有分析指出,安倍在外交既有本著务实态度著眼邻国外交、经济外交的目标,也有配合美西方构建全球性战略的步伐,还将“第三世界”为主的亚非中小国家纳入外交实践当中。
然而,安倍试图修补与俄罗斯、韩国、朝鲜等周边国家的关係,成效并不大。在外交实践当中,共同社指出,安倍任期内的主要著眼点是强化日美同盟。他通过公布《新安保法》加快美军和日本自卫队的一体化运用,建构与川普的“蜜月”关係,在安倍遇刺后,川普为代表的美国保守派感到惋惜。
在川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係协议(TPP)后,安倍把这个“烂摊子”接了过来,全力促成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係协定(CPTPP)的签署;拜登上任后,安倍又配合美国思路在印太地区发力,美、印、澳三国之所以联合哀悼安倍,据共同社透露,是因美日澳印“四边安全对话机制”(Quad),是以安倍提出的构想为基础的。
安倍的外交政策如同硬币两面,在两个背道而驰的方向上,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吕耀东表示,在日本保守派势力看来,安倍的做法是获得认可的,可以说是成功的。
但与之相对的负面效应是,东亚及周边国家开始警惕日本企图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的动向,多国质疑日本在企图成为“正常国家”的过程中,会不会带给周边国家造成像当年侵略战争时期那样的损害。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怂了 赶在年底突然宣布… |
2 | 中国曝光全球首架六代战机 马斯克这样评论 |
3 | 中国疯传一则消息!越来越多渠道证实 |
4 | 马斯克重大信号突袭 |
5 | 异常高调 胡春华或将接任这个要职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怂了 赶在年底突然宣布… |
2 | “北京的萧条,让你大跌眼镜” |
3 | 中国曝光全球首架六代战机 马斯克这样评论 |
4 | 中国疯传一则消息!越来越多渠道证实 |
5 | 马斯克重大信号突袭 |
6 | 排华浪潮爆发 军方竟开装甲车撞开华人商铺 |
7 | 异常高调 胡春华或将接任这个要职 |
8 | 毛泽东最后生日宴出惊现凶兆 在场所有人吓 |
9 | 温家宝亲笔信释放敏感政治信号 |
10 | 这种茶不能喝了?释放有害物质的数量惊人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孤勇者!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 | Winston Sm |
2 | 中国有私有产权吗? | 施化 |
3 | 美国与俄罗斯两位重量级政治思 | 高伐林 |
4 | 多年前对江习王体制观察 | 胡亥 |
5 | 每当看到这种场面,就觉得出国 | 旅泉 |
6 | 一地鸡毛/中央最新决定/你知道 | 体育老师 |
7 | 陈辉上将不可能是胡锦涛人马 | 胡亥 |
8 | 人不可貌相 | 云儿云儿 |
9 | 全聚德烤鸭倒闭了,全国高校思 | 体育老师 |
10 | 一条阴险恶毒的栽赃排华谣言 | 溪边树下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有私有产权吗? | 施化 |
2 | 川普MAGA目标宏远脚踏实地.若 | 木秀于林 |
3 | 台奸是否已经泛滥 | 右撇子 |
4 | 吉米卡特盖棺论定 | 施化 |
5 | 台湾最佳防御 - 非军事化 | 山货郎 |
6 | 解禁"抖音",将成为 | must |
7 | 天之大棋 | 特有理 |
8 | 中美友谊故事征文 | Shanechen |
9 | 中国人群体性的十个恶习 | 汪翔 |
10 | AI谈川普第一行政令与执政的首 | 漁舟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