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讲个笑话:仗打了七个月,俄军刚想起任命总指挥

www.creaders.net | 2022-10-10 09:56:57  海边的西塞罗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猜忌,天下之乱源也。主疑臣则诛,臣疑主则反。主疑臣而不诛,则臣必反,臣疑主而不反,则主必诛。”——《说郛》

小时候看《杨家将》这样的故事,有个疑问一直萦绕在心头——古代中原王朝搞北伐这种事,怎么就那么喜欢搞什么“三路伐辽”,“五路伐夏”这样的劳什子?

把一支本来十分强大的军队分给互不相统属的几个将领分别去掌管,让他们各行其是,然后任由人家对手集中优势兵力,将你各个击破?

北宋的伐辽、伐夏战役基本都是这么输的,白折了杨家将等若干忠臣良将。

而到了明末,则这种迷惑行为更加翻车——大明强打精神支棱了一把,集结全国精锐20万和朝鲜等军队,号称47万大军,向辽东发起总攻,试图扑灭努尔哈赤的后金。可是却偏偏要兵分四路进军,把精兵分别交给刘挺、李如柏等将领,彼此还互不相统属。结果人家努尔哈赤看的明白,直接一句“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轻轻松松就把貌似强大的明军给化解了,萨尔浒一战明军大败亏输,明清国运,可谓是此一战就定了乾坤。

可是为什么非要这样呢?小时候我看不懂,后来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古代帝国体系无法克服的bug。

由宋朝再往前倒推一千多年,秦灭六国的时候,始皇帝奋六世余烈,打赵魏韩这些六国中的弱国还很轻松,但打到楚国的时候却打不动了,老将王翦说灭楚非秦国总动员,拿出六十万大军不可,秦始皇刚开始不舍得给,后来别的人都打不动,才不得不答应让王翦帅六十万大军出阵。可是王翦自出征开始,就不停的写信跟秦王求要良田美舍,属下笑他身为大将却如此小家子气,王翦怎么回答的?——秦王生性多疑,如今他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我的手中,我不向他多要良田美舍、以示自己胸无大志,难道反要让他怀疑我有谋朝篡位的野心吗?

是的,正如秦始皇开始的帝制之后延续两千年一样,王翦的自污,也成为了一个流传千年的黑色幽默。

而在聪明的王翦之后,那些能代替主上独掌一方兵权的大将,基本不是像曹操那样最后功高盖主、谋朝篡位了,就是像韩信那样不得善终。

五胡十六国时代,中原少数民族政权因为不咋会玩,其实给了东晋朝廷很多“克复中原”的机会,无论祖逖北伐还是桓温北伐,最终都不了了之,也是这个原因——统军在外的大将和高坐朝堂的皇上打着打着都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既然“天命无常,惟德是辅”,那这中原如果是被大将给“克复”的,将军回师之日,是否也就是皇上让位之时呢?显然桓温就是这么想的,打下洛阳长安、中原才收复了一半就急着回师要皇位,临死之前还心心念念的催朝廷怎么还不给他“加九锡”。

于是南北朝之后,皇上们基本都学乖了,除非是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否则朝廷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有一个算一个,只要不是皇上御驾亲征,就打死也不任命前线总指挥,一定要搞多路并进、各路大军互不统属的劳什子。

于是隋炀帝亲征高句丽、宋太宗飙车高粱河、明英宗兵困土木堡,还有什么三路伐辽、五路伐夏、四路伐后金之类军事史上的迷惑行为,也就都有了解释——大帝国打仗,到头来往往就是无头巨人一通乱战。

多数时候,中原王朝不是不能打,而是它在指挥大规模决定性战役时会出现一个致命的自我约束问题——皇权不能够允许其内部产生一个比他功劳更大、兵权更重、更会打仗的“将权”,否则你就无法阻止这两者之间彼此猜忌,最终发生火并。所以岳飞那样的“计算冗余”,就算出现了也一定会遭到清除。

于是除了刚刚建立那几十年,王朝在大多数时代都必须必须被迫保持一种“低战力”状态,只能被动防守,而不能打灭国级的进攻战——这不是没兵没将没国力不能打的问题。而是皇权与将领之间无法达成如此高度的互相信任,办成这件大事。

这一点《说郛》里说的很明白:“猜忌,天下之乱源也。主疑臣则诛,臣疑主则反。主疑臣而不诛,则臣必反,臣疑主而不反,则主必诛。”——这是一个非常类似《三体》黑暗森林的猜疑链,它无法破解,所以帝国体制下的军队战斗力,是被天然锁死的。

这个道理在古代的西方也一样。

英语中的皇帝(Emperor),来自于拉丁文中的 Imperiator(英白拉多),非常有意思的是,这次在拉丁文中最早的意思其实是指挥官、方面军大将。罗马共和国后期无数次的总督回师事件,最终让英白拉多们成为了皇帝。

但另一个悖论,同时也就产生了——既然罗马已经有了一个至高无上的“英白拉多”,那就不能够允许另一个更能打的人,成为英白拉多挑战其权威。

于是,善战的罗马帝国在后期同样出现了与宋朝类似的“战斗力上限锁死”的尴尬。

西罗马帝国末期,出现过能击退“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将军艾提乌斯。

而东罗马帝国早期,贝利撒留也一度受命对西方完成“再征服”试图收复帝国的西部省份。

是的,罗马帝国“武德尚存”,不是没有能翻盘的猛人。

但这些猛将,最后都是被他们各自的主上刺死或弄瞎的。

归根结底,皇上也难,你这么大的功劳、掌握这么多军队,按照罗马谁能打谁就是“英白拉多”的传统,完全可以自立为帝啊!

我为了自保能咋办?那就只能先下手为强呗……

非常有意思的是,艾提乌斯和贝利撒留都被称为“最后的罗马人”,而“最后的罗马人”就是这样被自己的体制所逆向淘汰的。

最终,皇上不能打,而又不允许有别人比皇帝更能打的罗马帝国,只能陷入这种“一夫为刚万夫柔”的死循环当中。罗马的衰亡,归根结底,其实亡于其帝制。

以上,是莫名想到的一点历史,下面我们说正事儿。

2

据俄新社8日最新报道,俄国防部发布消息称,按照俄罗斯防长绍伊古的决定,谢尔盖·苏洛维金成为俄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区域联合部队总指挥。

据报道,苏洛维金1966年10月出生于新西伯利亚,参加过第二次车臣战争和叙利亚军事行动。历任俄第20集团军司令、东部军区司令,2017年10月31日被任命为俄空天军总司令,2021年8月被授予大将军衔。

如果不是这则新闻的提醒,很多人可能都忘了一个惊人的时事,俄罗斯对乌军事行动打了这么久,其实一直是没有一个负责统一协调调度、“节制诸军”的总指挥的。

参战的俄罗斯各军名义上都受俄罗斯国防部指挥,可是现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虽然被挺俄派们吹捧为“当代朱可夫”,可是他自己真的没有打过仗,绍伊古是工程师出身,早年阴差阳错加入了俄工程兵部队,又在苏联解体前阴差阳错上对了船,因支持叶利钦而平步青云,就个人际遇来说,他当然欧皇附体、运气爆表,但论打仗,他真的不专业。

当然,俄罗斯还有个总参谋长兼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格拉西莫夫,论专业性比绍伊古强一些,他是职业军人出身,但外界对格拉西莫夫的总体印象是这个人和绍伊古一样,听话有余而胆识不足(如若不然,他也不可能屈居“不专业”的绍伊古之后,给后者干了十年的副手)。

所以严格意义上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到目前为止是缺乏一个军事主脑的,各集团军司令更上面一层,并没有一个职业的军事指挥者,而是通过国防部这个传令机构,直接对接总统普京。战争总体上是由总统直接进行操控、指挥的。

当然,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如果俄对乌的战争真的只是一场简单的、迅速结束的军事行动,那么这场军事冒险所能获得的所有荣耀和功劳,都会归到总统身上。普京个人的政治威望会借此获得极大的加分。

可是当战事不利,久拖未决时,这种安排的弊端也就呈现出来了——俄目前在乌克兰战场上搞的其实是一个现代版的“五路伐夏”。

各部队之上没有事实上的军事主官,不仅协同效率低下,而且出了问题无法、也不能问责。只能彼此之间互相推诿,这样拖下去,不说乌克兰反攻,俄军内部的内讧就将失控。

于是你就看到,自上个月以来,将前线战事归咎于俄国防部指挥不力,宣称他们“蒙蔽”了总统的声音,在俄罗斯国内开始出现,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瓦格纳雇佣兵团老板普里戈金等公认与普京关系更近的“私军”将领们开始连篇累牍的炮轰以绍伊古、格拉西莫夫为首的俄罗斯国防部的“无能”,认为他们和他们认命的一批前线将领应该为俄目前的败局负责。

按说卡德罗夫等人的这种炮轰,在正常军事体制下应该算典型的“下克上”行为,是要挨处分甚至上军事法庭的。可是总统本人不仅对这种炮轰保持了沉默,不久前还亲自授予了卡德罗夫以“大将”军衔,在俄军败信连连的当下,这个军衔的授予,只能被认为是在肯定并酬劳卡德罗夫的那些“甩锅式炮轰”。

于是,一个逻辑就必然铺成了——既然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指挥不力、应该对俄败况负责,那么俄军就应该任命新的一个“前线总指挥”,替总统来统领整个战争全局、并负担相应责任。这就是苏洛维金被推上前台,成为对乌战争总指挥的内在逻辑。

苏洛维金这个人业务能力到底强不强,目前说法是很多的,反对者称此公的案底也不太干净,此公在苏联末期的819事件中曾因为坚定支持紧急状态委员而蹲过监狱。苏联解体后,俄军穷的揭不开锅时,又因为倒卖军火再度被判入狱——也就是说,苏洛维金是俄军中少数有“二进宫”履历的高级将领。

当然,就像我之前文章讲过的,倒卖军火这种事儿,当年俄军很多人都在干。而苏联解体时兵荒马乱,“站错队”也情有可原,这些都不是真的黑点。

从苏洛维金参与指挥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和叙利亚战争来看,这人在军事业务上还是有两下子的,尤其善于利用俄军的制空权优势对车臣武装和叙利亚游击队进行“降维打击”,并及时指挥地面部队扩大战果。2017年叙利亚战争打完之后,俄国防部曾经特别提及“近期,我军一系列重大胜利都是在苏洛维金上将领导下实施并取得的。”

在有将一切荣誉都归于总统的俄军当中,这样的表述那是相当罕见的。可见苏洛维金一定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所以,派他上任,也许真能给败相已露的乌克兰战场带来一点起色?

但这里面也有三个值得担忧的问题:

第一,苏洛维金在车臣和叙利亚打的都是双方力量严重不对等“清剿战”、“治安战”,而俄乌战争打到目前这个份儿上,乌克兰的军事力量不说俄军已经势均力敌,至少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对手。

把一个“打野”好手拉过来“对线”,他能不能依然打得好?这是个大问题——严格意义上说,眼下俄军需要的,不是苏洛维金,而是苏沃洛夫,或者至少是图哈切夫斯基。

当然,经过几百年的沙汰,后一种将领,在目前的俄军中,已经不存在了。

第二,跟一切业务水平比较优秀的人一样,苏洛维金这个人在俄的官僚体系中有点“混不开”。

有关苏洛维金与俄国防部长绍伊古不睦由来已久,两个人在苏联解体时就旗帜鲜明的站在对立面上,一个支持819紧急状态委员会,一个力挺叶利钦。而之后的岁月里,绍伊古觉得苏洛维金不服管,想取他而代之。而苏洛维金则认为绍伊古只靠逢迎上位,还嫉贤妒能。双方私人关系据说非常微妙。

2017年,苏洛维金以陆军将领的履历升任空天军总司令,就被认为是普京试图在双方之间“和稀泥”的举动——彼时苏洛维金刚刚打完了叙利亚之战,以其资历和军中威望,完全可以冲击一下国防部长或总参谋长的位置,且这种动议在俄少壮派之中呼声甚高。

但显然苏洛维金是不能给绍伊古当副手的,于是协调的最终结果,是苏洛维被金莫名其妙的“跨界”调去当了空天军司令。明面上的理由似乎是他“空地协同”打得好,让他去空天军普及经验,但真正的缘由,大家不猜也知道。

眼下,苏洛维金借绍伊古的吃瘪“王者归来”,全权接手乌克兰战局的烂摊子。但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目前各自为战的各部之间如何协调配合,像卡德罗夫的车臣军、瓦格纳雇佣兵团这样的骄兵悍将又怎样才能让其听令,以及——最棘手的——如何在下级参战部队遭遇的实际困难和上级的总统、国防部下达的政治要求之间进行艰难找平。

应当说,正是个更接近“宰相”的“居中调和”的活儿。需要的情商远远大于智商,调和能力远远大于业务能力,交给苏洛维金这样的“业务骨干”去做,真的是有点业务不对口。

当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此时让苏洛维金走马上任,也未必真指望他打的有多好。最直接的目的还是要给久拖不决的战争找一个总负责人。他上任以后,未来战争再打不顺,找他背锅就可以了。

可是,这也带来了最后、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苏洛维金上任后的心态会非常微妙。

仗打不赢,苏当然要替总统、替俄国防部负起战败的总责任。可是如果仗打赢了,苏洛维金就成为了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挽救俄罗斯的大英雄。会获得崇高的声望与海量的支持者,更兼手上还有数十万雄兵的指挥权……

凯旋之日,真有人朝他喊“英白拉多”……那可怎么办呢?

是进亦忧、退亦忧,俄军对乌作战总指挥这个位置,现在坐真的是有点烫屁股,此刻赶鸭子上架的苏洛维金,比他麾下三十万的俄军还要进退维谷。

最后让我们一同祈愿这场战争早点结束。

彼时,无论全世界、乌克兰人民、俄罗斯人民,还是苏洛维金这样的局中人,都将结束这场无望又无谓的煎熬。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发生了社么?广东潮州、汕头一夜空城
2 中国老百姓恐怕真的要准备“吃草”了
3 四川一公交车辗压多人 恐怖画面曝光
4 上海楼市,打响第一枪
5 国之将亡,必有妖盐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