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官方说法,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重大问题并作出决定,在中共历史上是第一次。那么习近平这个念头又是从何而来?
1992南巡一语启发 习花逾年定主题
据习近平事后称,"我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议题思考了很久,也听取了各方面意见。"邓小平27年前讲的一番话,突然出现在习近平脑海中——"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说过的一句话,当年召开中共十四大,大会报告明确提出"在1990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2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的时间表。1992年+30年=2022年,而中共建党100周年,正是2021年,习近平勐省:"时间节点即将到来,有必要对这个重大命题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作出回答。"四中全会的主题,就这样定下来。
习近平获邓小平"神谕"这个过程的确"很久",时间长逾一年。据报道,直到今年4月3日,由习近平亲任组长的全会文件起草组才召开首次会议,报道称,全会《决定》起草工作始终在习近平"直接领导下进行",习对起草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而政治局另外6名常委的作用,报道只用一句"也围绕全会《决定》起草工作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明确意见"一笔带过。
起草小组开会后"集思广益"
报道也提到起草《决定》时的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但却披露,4月7日,中央才发出通知,在党内限定范围内讨论征求对四中全会议题的意见和建议,此时已是文件起草组首次会议的4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