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間諜為何在大陸紛紛落網?
【萬維讀者網】新年前夕,浙江媒體發布的一條消息引起了外界的關注。消息說:該省3個市的中級人民法院不公開審判了4起台灣間諜案,對5名台諜分別判處了3年至1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據石獅日報報導,這5名間諜都只受過簡單的培訓,都是在搜集大陸軍事情報時被捕的。這充分表明:台灣當局急於刺探解放軍軍情,已經到了不惜一切代價、不顧一線間諜死活的地步。
“軍情局”急於派間諜
台灣“軍情局”的前身是國民黨的“軍統”。這次被判刑的5名間諜都隸屬“軍情局”系統,其中4人是台灣居民。他們對大陸的情況比較熟悉,又在當地建立了一定人脈,因而被“軍情局”的編內間諜(編制內的骨幹間諜)看中,發展為外圍諜報人員。
據介紹,大陸對台灣的反間諜鬥爭曾一度出現過這樣的局面:台灣情報部門的大量編內間諜同時在大陸坐牢。這在全世界的諜報戰中也是罕見的。此後,敢於冒險赴大陸的編內間諜人數銳減。目前在大陸活動的台諜大多數是被編內間諜發展的普通台胞。台灣情報部門只管提供經費、發布指令,至於這些“新手”的人身安全,就聽天由命了。
趙永裕,今年57歲,家在台中市黎明路二段,被捕前住在杭州,曾在“台鼎家具股份有限公司”任職。2002年4月上旬,台中市“藏經閣藝品中心”老闆、“警察之友”協會財務長彭泰榮把他介紹給“軍情局”的簡某。此後,趙永裕開始接受“軍情局”的情報搜集任務。依照指令,他設法進入了駐杭州的陸一軍一師營區,了解部隊重大軍事演習、拉練、高官來訪以及軍車運輸火箭、火炮的情況。在江西樟樹機場,他觀察和搜集我軍的飛機訓練、軍機起降時間和次數,以及是否有外地軍用飛機進駐、是否有攻台跡象等情報。他把觀測到的情況詳細標註在地圖上,連軍車的車號、飛機的飛行方向都不放過。趙永裕還租下樟樹的一棟四樓農民房,在杭州華僑飯店旁開設“湖邊村茶樓”,試圖設立間諜據點。
柯榮俊,台灣高雄縣人,現年44歲。2001年,他加入了軍情局間諜組織,其介紹人為傅宏章,早些時候已經在大陸落網。柯榮俊在“軍情局”內的化名叫“陳鈺麟”,其主要任務有:利用在浙江台州市路橋區經商的便利條件,監測路橋軍用機場的動態,記錄飛機型號機號、起降頻度、飛行訓練內容、有無大量飛機進駐;記錄軍車的種類、型號、車牌號;了解部隊購買生活用品的數量、品種和購買地點;到浙江玉環縣了解軍事演習重地大麥嶼港口的建設情況以及海面艦船異常集結的情況;了解路橋區下里橋東路157號建築物和溫嶺市橫峰鎮牧嶼路口一幢白色建築的情況(前者其實是路橋機場部隊的軍糧供應點,後者樓頂豎有天線,為中國聯通的一個基站,實際上是鎮上消防中隊的駐地)。
吳哲明,37歲,家住台北縣汐止市,被捕前住在寧波市鄞州區東錢湖鎮的高錢村。1996年,在現已落網的“軍情局”上校李運溥的策動下,吳哲明加入“軍情局”。第二年,他回到台灣正式辦理了參諜手續,化名“吳大衛”,到大陸執行“荷棠專案”。1999年,吳因所在的南京新大紡織公司被查封撤回台灣。2000年8月,他應聘寧波邦洲電子工業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成功,又化名“胡大衛”到寧波從事諜報活動。他在南京搜集大教場軍用機場的部隊動態、轟炸機演訓情況,還到上海吳淞口的東海艦隊基地刺探軍艦動態。在寧波落腳後,吳又開始搜集東海艦隊指揮部的情報,還到舟山觀察軍港里的軍艦情況。他多次對重要軍事設施進行拍照和實地觀察,其傳送情報的方式也很多樣,要麼發傳真、要麼通過公用電話說暗語,要麼直接把膠捲帶回台灣。台“軍情局”曾兩次對吳哲明上報的情報進行獎勵。
裴忠豪,1978年出生,台灣桃園人,12歲時就隨父親到浙江舟山市定居。2003年,他暫回台灣時,在《中國時報》上看到一則招聘啟事,指明應聘者必須熟悉大陸情況,有意到大陸發展。裴忠豪和啟事上的聯繫人葛某見面,葛直截了當地表明了自己的“軍情局”身份,讓裴化名“顏慨”,到大陸搜集情報。裴忠豪的主要任務是搜集舟山海軍基地、陸軍部隊的地理位置、艦艇動向等情報。裴忠豪以金錢為誘惑,又發展了舟山市岱山縣人金仕永為“下線”,一起開展情報活動。
不規範做法暴露身份
這些瘋狂而簡陋的諜報活動當然逃不過大陸反間諜機關的法眼。有關機構迅速掌握了這些台諜竊取我軍軍事情報的證據。按照相關人員的說法,這些人“很多做法都不規範”,顯然沒有受過嚴格的訓練。而陳水扁的口無遮攔又使他們成為“496枚飛彈說”的直接犧牲品。
2004年2月23日,吳哲明被寧波市國家安全局擒獲。10月28日,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以間諜罪一審判處他有期徒刑8年,剝奪政治權利1年。
2004年6月2日,杭州市國家安全局抓捕趙永裕。8月24日,他被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0年。
在台州,安全部門於2004年6月18日將柯榮俊捉拿歸案。9月14日,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他有期徒刑7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
2004年7月5日,寧波市國家安全局拿下了裴忠豪和金仕永。10月28日,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裴忠豪有期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判處金仕永有期徒刑3年,剝奪政治權利1年。
刺探軍情為了“台獨”
陳水扁上台後,在“台獨”的路上越走越遠,而“台獨”勢力最害怕的就是大陸武力攻台。因此,對大陸玩命實施間諜活動,大量刺探大陸軍情已經成了“台獨”政權的生存需要。在這種背景下,台灣“軍情局”逐漸淪為“台獨”勢力搜集大陸軍事、政治情報,“反制”大陸和平統一的工具。
在搜集大陸情報上,美國給予台灣很大支持,把一些通過高科技手段獲得的大陸情報交給台灣。台灣情報部門則主要是出人力,到大陸多方搜集情報,用以研判大陸的對台行動和方略。此外,台灣當局還常常把刺探到的大陸軍事行動通報給外國情報機構,在國際上挑起不利於中國大陸的事端。
在情報投入上,台灣當局近年來花費的資金之多,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軍情局”人員的工資比一般的公務員要高很多。考慮到多數編內間諜不敢到大陸冒險,台灣情報系統就用金錢來刺激他們,讓他們招募大量外圍諜報人員。每建立一個派遣專案,承辦間諜就獲得一筆不菲的經費,如果派遣者的工作有成效,承辦人還有豐厚的獎金。
至於那些非編內的派遣對象,一般的活動經費是每月3萬—4萬元新台幣,報銷一些機票,並對發回的情報按質行賞。這樣的報酬不亞於一個普通公務員。對一些在大陸沒掙到什麼錢的台灣人來說,是個不小的誘惑。以這4起台間諜案為例,趙永裕的月活動經費為3萬元新台幣,每年報銷雙程機票兩次,他一共獲取了45萬元新台幣的經費;吳哲明先後從“軍情局”獲得薪酬和獎金149萬元新台幣;柯榮俊共領取28.5萬元新台幣的報酬;裴忠豪每月領取4萬元新台幣的報酬。
據了解,近年來,像他們這樣的台灣間諜正源源不斷地被派往大陸。但一心想要情報的台灣當局卻根本不在乎這些人的性命。明明知道他們只受過最簡單的訓練,卻指示他們搜集最機密的軍事情報,而且幾乎都派到了福建、浙江、安徽、廣東等對台軍事部署最敏感的地區。
實際上,大陸最近破獲了多起台灣間諜案,連訓練有素、老奸巨猾的編內間諜都難以逃脫,更何況這些並不高明的諜報“新手”。
0
全部評論 |
|
 |
實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