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闹翻?没那个本钱
【万维读者网】万维读者网上官天乙综合报道:香港大公网7月13日刊发施君玉文章,断言美国难以真正与中国为敌。
文章指出,综观美国对外战略的总体态势,至少从近期看,美国不会允许对华关系走向破裂,究其原因,一是这样做违背美国的利益,二是美国本身也并无资本与中国闹翻。
文章说,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对美国而言,都是积极和良性的。中国谋求发展的目的不是要和美国搞争夺,更不是要取代美国,而是追求全中国人民都能过上富裕、和平的生活。
因中国经济崛起而获益最多的国家正是美国。中美两国早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和互补性最强的经贸伙伴,两国贸易规模达一千七百多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中,数千亿美元被用于购买美国的国债。实际上,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所生产的产品,不仅满足了广大美国消费者对价廉物美商品的需求,而且还将出口所得的钱填补了美国的巨额赤字。说得极端一点,有了中国人的辛勤劳动,才有美国人的尽情享受。虽然美国一些人借中美贸易逆差大做政治文章,但他们并非不知道美国实际上是真正的获利者,这就叫「占了便宜又卖乖」。中国只要抛出几百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就可以将美国整得够呛。
在政治上,中国近年来虽然实力不断增强,但丝毫没有损害美国的半点利益。相反,在许多涉及美国利益的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处处采取公正、公道的立场,从不与美国对著干,而是能照顾的尽量照顾美国的利益。仅举一个例子,朝核问题本来主要是美国和朝鲜之间的争端,但美国自己解决不了,要求中国出面帮忙,中国看在美国的面上,花费了不少的外交资源,建立了六方会谈的外交平台。
文章指出,随著中国的崛起,美国一些人从保守主义理念出发,提出要遏制中国,甚至把中国作为假想敌。美国如果真的要以中国为敌,实施起来困难太大,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为美国若与中国为敌,必将丧失在中国的巨大利益,而其它国家必然会「趁虚而入」。要与中国这样一个在国际上「遵纪守法」国家为敌,美国不可能赢得国际支持。美国要将中国塑造成敌人,很可能反而使自己「身败名裂」。
此外,如果美国真的要与中国闹翻,中国的战略回旋余地也许不比美国小。美国在冷战时期所依赖的军事集团已难以发挥作用,而中国进行纵横捭阖的空间却更为宽广,中俄的战略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文章最后得出结论说,中美关系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会取决于几个高官的来访,美国绝不会放弃对中国的遏制战略,但要与中国为敌,或阻止中国的发展,美国恐怕始终会感到力不从心。
美国遏制中国有四招
施君玉6月24日发表在大公网的文章则说,美国的对华政策,从长远看,肯定是以遏制中国的崛起为基本出发点。但是,如何遏制以及能否成功实施遏制,则取决于很多因素,绝不是美国所能左右的。
正因为遏制中国需要付出代价,美国就不得不谨慎行事,更不会采取孤注一掷的对华政策。在以遏制为主的总体战略框架下,美国实际上还有著阶段性的政策目标。从近年来的动向看,美国近期内不会对中国采取全面遏制和封堵的政策。但是,渐进式的遏制早已开始。
从总的战略看,美国应对中国崛起的对策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以政治为手段,分散中国的精力,拖延中国的发展,为中国的崛起制造麻烦,如利用民主、人权等问题,对中国进行妖魔化,在中国内部制造不稳定因素等;二是利用强大的军事实力,包括在中国周边地区建立战略包围圈,对中国展开心理围堵,引诱中国走上军备竞赛的歧途,从而拖垮中国或拖延中国的发展;三是利用经贸、汇率等经济问题对中国施压,以所谓的「国际规则」苛刻地规范中国的行为,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四是作为最后万不得已的选择,对中国实施间接或直接的军事威胁。
文章指出,美国目前还处于密切关注、相机而行的阶段,没有最终明确将实施哪一种对策。由于对华遏制充满风险,美国不会轻举妄动。
从近一个时期看,美国采取了虚实并用的方针。所谓虚的一手,就是夸大中国的军费开支和军事力量,散布「中国威胁论」。美国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遏制中国制造舆论氛围,为今后的「制华行动」进行舆论铺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离间中国和邻国的关系,恶化中国崛起的外部环境。
所谓实的一手,就是在经贸问题上对中国实施「利益围堵」。美国在纺织品出口问题上日益加大对中国的施压力度,就是一例。其实,纺织工业对美国并非举足轻重,但对中国却是解决就业的重点行业,影响中国的社会稳定,美国拿纺织品开刀,可谓抓住了中国的「软肋」。人民币汇率是美国的另一个重点目标,美国将加大对中国的压力,迫使中国提高人民币汇价,打击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可以预料,利用经贸问题遏制中国将是美国近期对华遏制政策的重点。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