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消息,国民党中央政策会的大陆情势双周报1533期载文,分析美国对台军售与台海形势变化的关系。文章如下:
(一)相关情况
1.七月十八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克马克在例行记者会中表示,美国政府依据台湾关系法,提供台湾所需的防御性武器,「这项政策立场没有改变」,同时,麦氏并指出,美国所有对外军售事宜,都要进行政府跨部门审议,「包括对台军售」,当这个跨部门程序完成,就军售案达成最后决定,行政部门将知会国会。
2.七月十六日,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吉亭(基廷)上将,在华府智库「传统基金会」的研讨会上表示,「美国不想做任何会造成台海局势不稳定的事,决策者在考量台湾及中国目前的军事状况与战略后,认为目前没有售予台湾相关武器系统迫切需要(no pressing and compelling need)」;此外,吉亭亦强调,「台湾较旧的武器系统和共军较好较新的相比虽有失衡,但他会考量却不忧虑,因为美国尽其所能化解台海紧张情势的政策已有成果,短、中、长期也不会受到挑战」。
3.七月七日,美国「国防新闻周刊」在一篇专题报导中表示,北京当局正大力发挥外交影响力,企图使美国目前暂时冻结的对台军售永久化;同时,该报导引述六月底赴台观察年度「汉光」兵推的前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布莱尔的话指出:「美中关系增进,华府圈内人士有反对美国对台军售,以免刺激中国的趋势」,布莱尔强调,北京方面对台湾的两手策略,目前正以无声的「威胁及利诱两手方式」,对付台湾,同时,北京已学到了台湾吃软不吃硬的特性,并尽量餵台湾甜言蜜语。
(二)情势分析1.现阶段,美国政府处理台海议题的决策思维基础包括:(1)坚守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立场和「三公报一法」的架构;(2)依据台湾关系法的规范,继续提供台湾防御性武器,以保持两岸军力的动态平衡;(3)明确表示反对两岸任何一方面做出片面改变现状的言行,既不支持台湾独立,也反对中共享武力并吞台湾;(4)美国乐见台海两岸关系的和缓并恢复良性互动与协商,同时认为,台湾的安全与繁荣在美国与中共积极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的架构下,将更能获得保障;(5)美国的政策仍将积极支持中国大陆的政治民主化,因为美国认为,大陆社会越开放、越自由,将会拉近两岸生活方式与政治制度的差距,同时也将为未来两岸和平解决争端,增加成功的机会。
2.现阶段,中共的国家战略虽仍是以维持国内政局稳定、保持和谐的国际外围环境,并积极从事经济建设为主轴;但是,中共军力的持续成长与增强,却也是一项必须正视的新趋势。因此,美国的战略规划者已深思如何转化共军的战略意图,使中共的军力成为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贡献者,而不是破坏者,其中包括:发展区域性的安全合作架构、增加各国间在经贸等领域的互赖关系、强调此地区若爆发军事冲突所必须要付出的社会经济代价,以及鼓励中国大陆外围国家与中共发展双边或多边性质的军事互信机制,进而能够增加彼此间的军事活动透明度,并降低双方因误判而爆发军事冲突的风险。
3.今年七月十一月,美台商会主席韩儒伯表示,美国国务卿莱斯考量到北京奥运及朝鲜六方会谈的顺利进行,不希望因为对台军售破坏和北京的建设性合作关系,而布什总统的亲信雷德(现任美国驻北京大使)甚至主张,在布什所剩无多的任期中,不要再有任何对台军售的动作。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战略规划圈人士,早在二○○五年「连胡会」之后,即开始密切观察两岸关系的「质变」动向,并研判当国民党重返执政时,国共关系将会登上新的里程碑,并开始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因此,美国在二○○六年通过高达六十八亿美元的「关岛军事基地发展计划」,准备于二○一二年间,把关岛部署成为西太平洋前进基地的核心,并顺势取代台湾所能提供的战略价值。换言之,美国的战略规划者为确保美国在西太平洋的优势,已经着手针对台海形势的转变,做出前瞻性的部署,其一方面积极强化与中共的建设性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积极从事因应台海两岸新形势的军力调整与部署,而其中的对台军售议题,由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吉亭将军释出风向球,极可能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整体战略规划与执行的策略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