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北大只是李克强当年高考的第二志愿

www.creaders.net | 2008-12-01 10:25:22  多维月刊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李克强的成长中,父亲李奉三究竟起了何种正负作用暂且不论,至少有一条,李克强确实要感谢父亲,那就是借父亲之光认识了供职于安徽省文史馆的“国学大师”李诚。

受教于当地“国学大师”五年

李克强是从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毕业的。该校创办于1956年,以“完善自我、追求卓越”为校训,校风以“尊师、育才、砺志、求真”而著称,虽然现在看来,是一个还不错的学校,该校也处处抬出李克强来炫耀,但李克强的中学阶段是“文革”混乱时期,学校成了马蜂窝,该校究竟给了李克强什么,实在可疑,有文章说他“只好辍学在家”。但他父亲常去拜访李诚,二人谈文论道,相互唱和,李奉三常带着小克强,他耳濡目染,受到不少启发。

李诚堪称李克强的启蒙老师,向他讲授中国的国学、治学的方法以及古今逸事,有时还认真地给他说文解字。李诚则不顾体衰视弱,常给李克强开读书目录,就文风、为学及至持身应世都给以谆谆教导。他要李克强读《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国史,并给李克强整段整段地背诵《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李克强每有看不懂或听不明白的地方,他就用平和的语调给他讲解。有时还专门给李克强讲授唐诗,一天讲一首,而每讲一首他可以用一小时来旁征博引。

指教他五年,李克强学识与日俱增。

20世纪70年代末,李诚去世。正在凤阳插队劳动并已任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李克强得到噩耗后,悲伤不已。1997年5月15日,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李克强在《安徽日报》上发表题为《追忆李诚先生》的文章,追忆恩师“每天总是端坐在桌前,手不释卷。或执笔圈点,或颔首低吟,日复一日,年年如此。”认为先生有着“吃冷猪肉、坐热板凳”的治学态度,有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原则。李诚的言行品行对李克强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大只是第二志愿

“文革”后恢复高考,李克强加紧自学备考。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的第一志愿是安徽师范学院,第二志愿才是北京大学。

李克强的父亲当过凤阳县长,李克强\"文革\"中也在该县插队。该县是朱元璋的故乡,修建有明中都。现该县投入巨资修复。

高考志愿怎么能这么填?一般人实在难以理解。他后来回忆:在填写高考志愿之前,曾收到一位以前邂逅的毕业于北大的学者来信。他告诫李克强要珍惜十年一遇的机会,把北大作为唯一的选择。毕竟这一年高考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积压了十年的人才都要抢搭这班车,他听说录取比例是29:1,而“当时的我多数时间是和乡亲们一起为生存而忙碌,几乎不敢有奢望。在生存欲和求知欲的交织驱动下,我还是在第一志愿填写了本省一所师范学院的名字----据说在师范学院读书是不必付钱的。即便如此,我对北大依然存有难以抑制的向往,于是又在第二志愿的栏里填下了北大。大概是因为北大有优先权,她没有计较我这几乎不敬的做法,居然录取了我”。

李克强成为北大法律系七七级一员。

消息人士说,“根正苗红”是那一年高考录取的重要标准之一,刚刚解冻的法科仍列为“绝密”专业,法律教材封皮上都注明“绝密”。李克强是革命干部家庭出身,本人又是“安徽省学习毛泽东思想先进个人”,政治资本雄厚,是进入北大的重要因素。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