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马英九的“台独马脚”或“政治马蹄”?

www.creaders.net | 2009-04-14 17:03:23  中国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09年4月12日台湾《中国时报》对马英九执政当局关于台湾的所谓“国际法律定位”做出报道。依据该报道的说法,马英九执政当局认为:自一九五二年签订中日和约之后,台澎主权已由日本

移转给“中华民国”,台湾就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它的名称是“中华民国 ”,领土涵盖台澎金马。

    对于台湾《中国时报》的政治报道,是反映马英九执政当局的“台独马脚”,还是马英九执政当局要对中国大陆伸出的“政治马蹄”呢?

 

    一时间,两岸民众对此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政治猜测。

 

    对于这篇报道,相信中国大陆会通过多种渠道做查证。如果按照政治逻辑做判断,会有三种情况:

 

    1、如果该报道确凿,意味着马英九执政当局已经放弃了“一个中国原则”,两岸的政治反覆将不可避免,那么中国的统一将会“快速实现”。这就是所谓的“台独马脚”说;

 

    2、如果该报道不确凿,马英九执政当局会对台湾所谓的“国际法律地位”的报道做出必要的政治澄清,因为马英九执政当局不愿意“踩”两岸政治关系的“政治红线”;

 

    3、如果马英九执政当局对该报道“不置可否”,这表明马英九执政当局试图用“政治冲撞”的方式来测试中国大陆的政治底线。这就是所谓的“政治马脚”说;

 

    在尚未得到确切证实之前,我们不妨用两岸近一年来累积的政治互信做一个政治分析。

 

    一、马英九藏有“台独马脚”吗?

 

    马英九自2008年5月20日代表中国国民党行使中国在台湾的主权以来,并未依据其竞选时的承诺把“两岸终极统一”做为其执政目标,并且制定和执行了“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固然,马英九的政治背信也曾经给中国大陆带来了很大的政治困惑。中国大陆本着实事求是的政治原则,在对台湾实际情况及两岸关系现状做出调研和分析后,遵循“一个中国原则”制定了“先经济后政治”的两岸关系发展准则,有效化解了两岸不必要的政治误解,为马英九执政当局的政治调整预留了必要的政治空间。也因此才有了2008年两岸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马英九执政之处,中国大陆对马英九执政当局能“好”到什么程度,或许不清楚,但是对马英九执政当局能“坏”到什么地步,中国大陆还是“心中有数”的。所以,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马英九执政当局,一定都不会做第一种政治选择。

 

    二、马英九会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吗?

 

    马英九执政一年来,随着与中国大陆政治的沟通、交流不断频繁,两岸关系的认知不断深入,结合台湾的实际,对两岸关系也做了若干调整,如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及“一国两区”的两岸关系政治定位等等。虽然马英九对中国大陆在“军事导弹”、“台湾国际空间”及“两岸和平协议”等问题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看法,但是对两岸关系发展为台湾执政当局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利益,马英九执政当局不可能不“心知肚明”。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世界上除了中国大陆外,没有什么国家或地区向台湾伸出“坚定支持”的政治双手。马英九执政当局除了坚信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外,一定不会对台湾的“国际法律定位”采取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阐释的。

 

    由此可见,两岸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积累的政治互信是建立在两岸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相互尊重的政治基础之上的,两岸完全有能力应对台湾政治势力及国际政治势力为阻止两岸发展关系而制造的“流言蜚语”或“政治挑拨”的冲击。

 

    所以,马英九执政当局一定会对台湾《中国时报》的不实报道做出澄清,即马英九执政当局会做第二种政治选择。

 

    三、马英九会伸出“政治马蹄”吗?

 

    至于马英九执政当局是否会借用该政治报道测试中国大陆的“政治底线”,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今天的两岸,除了有制度化的“两会管道”的沟通渠道外,还有两岸执政党的“政党平台”,两岸随时可以对彼此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更为可喜的是,两岸相关政治领导人之间及核心幕僚之间都有相应的沟通和联络方式,就不用说两岸各种民间渠道之间不同层次的关系渠道了。所以,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如果真的对某些议题或主题比较关注,今天的两岸会使用更为直接的沟通和联络渠道,完全没有必要采取“政治冲撞”的方式去测试对岸的“政治底线”。这就是一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与一年前或几年前最大的政治不同。

 

    由此可见,马英九执政当局不存在对中国大陆伸什么“政治马蹄”的问题。相反地,两岸通过台湾《中国时报》的不实报道的从容政治应对,会进一步增强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

 

    台湾《中国时报》的不实报道也折射出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人物继续沿用陈水扁贪腐执政时期的“老办法”开展所谓的“火力侦察”的政治企图。此类伎俩,在当今的两岸政治互信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