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美国国债首次突破八千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十六日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截至五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债总值高达八千零十五亿美元,较四月分新增三八○亿美元、创下去年十一月来单月最大增持量。相较其它国家减持,此举显示国际货币体系仍是美元天下,美元资产是中国最现实的无奈选择。
中国五月底美国国债突破八千亿美元大关,源于外汇存底暴增,据中国人民银行十五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六月底,中国外汇存底突破二兆美元大关、高达二一三一六亿美元,同比成长幅度达一七.八四%,第二季度外汇更暴增一七七九亿美元,外存激增间接导致中国大幅购进美国国债。
五月再加码三八○亿 单月新高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中国五月大幅增持国债三八○亿美元、为今年单月最大持有量,总持有量达到八○一五亿美元,亦是全球之最,事实上,中国今年四月曾减持四十四亿美元国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一阵虚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六月参加国际清算银行会议则再次强调说,中国外汇政策注重流动性、安全性与收益,「不会突然改变外汇政策」。
二兆外汇存底有八千亿买美国国债,大陆内部则出现是否增持争论。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访问时指出,尽管美元疲软,但国际货币体系短期内无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取代美元,「中国增持美国国债实属无奈之举」,然美国的经济复苏较欧洲与日本更好一些,「目前看来,投资美元资产依然是最现实的选择」。
无货币可取代 学者:无奈之举
至于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观点,申银万国高级分析师陈勇认为,中国巨额外汇存底不可能一下子从美元资产脱身,外汇存底分散化与多元化,应该在未来经济比较稳定的时候进行,目前全球经济依旧不稳定,「次优选择还是增持美国国债」。
不过,由于美国国债存在「贬值」压力,且国债收益率呈现长期上升趋势,为避免国债价值缩水,日本、加勒比海区、俄罗斯等国,均延续四月分的减持策略,在五月分别再减持八七亿、九九亿与一二五亿美元,仅「金砖四国」的印度与巴西,分别增持三亿与十一亿美元,而中国在短期内则似乎难以摆脱「增持」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