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陆北京市21日降下的61年来最大暴雨,暴露出大陆城市建设问题。有评论说,大陆发展一直「重地上、轻地下」,北京排水系统设计仅「1到3年一遇」,只能及时排掉此次降雨量的1/5。《环球时报》社评则以〈大暴雨冲出中国现代化的原形〉为题直言:北京和我们这个国家显然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
大陆官媒《环球时报》昨日刊出社评表示:「这场北京(1951年)有气象纪录以来最大的暴雨冲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原形,以及北京作为发展中国家首都的本色。北京和我们这个国家显然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
民众防灾意识弱
文章指出,很多人在说北京的下水道太差了,但北京市的减灾软肋岂止是下水道,它还包括很多其他硬体上的细节,以及人们防灾意识的淡薄。「上星期六大雨已成定局时,很多人仍开车上街,政府阻止不力,体育场还有足球比赛。有几个人受过专门的逃生训练呢?」
文章说,改善所有这一切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而城市安全工作费事费钱,不仅政府,全体公众都必须有兴趣和意愿把现代化的方向朝着昂贵的安全方向扭。
北京暴雨造成惨重灾情,京港澳高速公路17.5公里长阳段积水严重,至昨天仍未消退。(中新社)
年淹数次算正常
上海《东方早报》则引述北京市防汛办主任王毅曾透露的数据指出,北京市排水系统设计的是1到3年一遇,能消耗每小时36到45毫米的降雨,仅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排水管线能达到5年一遇标准。相对北京,纽约是10至15年一遇,东京是5至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周玉文表示,中共建政之初,城市排水多采用苏联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理论,「想尽办法省钱,只求能满足当时的需求就行」。当时建的是小排水管道,按0.5年甚至0.3年一遇的标准设计,「一年淹两三次是正常的。」
除了设计标准低,北京排水系统也过于老化,而且由于城市规画不合理等因素,大陆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根本无空间大幅升级。周玉文指出,大陆在之前的发展中一直「重地上、轻地下」,排水等地下设施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在地上、地下的资金投入,应该达到一比一。」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3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4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5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3 | 比亚迪无锡、成都工厂爆发罢工抗议 |
4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5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6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7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8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9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10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