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1970年9月2日,《中国时报》记者团前往应属钓鱼岛列屿采访,并
1970年,刚从《征信新闻报》改为《中国时报》不久,余纪忠董事长考量各种情势后,决定派记者登岛采访,对外界介绍钓岛真实景况。报社总编辑臧远侯、采访主任汪祖贻、社会组召集人陆珍年,会商决定指派宇业荧、姚琢奇、刘永宁、蔡笃胜,租用专船前往实地采访。
姚琢奇回忆说,他们搭乘的船只是在9月1日下午从基隆启航,台湾北部海域刚经历一场暴雨,他们在9月2日清晨抵达钓鱼岛,上午9时30分成功地登岛。
对于在戒严年代,台湾“警备总部”严格管制渔船出海的情况下,中时特派记者团如何成功租用“采访船”执行出海登岛的采访计划?姚琢奇回忆说,当年中时基隆特派记者蔡笃胜,适时发挥了驻地记者“地利人和”的关键作用。
姚琢奇说,蔡笃胜因熟悉租用渔船与出海手续,通过他的联系安排,顺利租得水试所的“海宪号”远洋渔船。但当时对出入海防的管理部门只说,中时记者将随船采访水试所的捕捞作业,王德泉船长在过程中提供了很多协助。
因钓鱼岛是台湾渔民传统捕捞水域,台湾渔民在钓鱼岛活动的历史也相当久远。根据当年估计,以钓鱼岛渔场作为生活依据的渔船,每年渔季从苏澳、基隆、贡寮、野柳去的最少就有3000艘,台湾渔民对钓岛的感情相当深厚。
姚琢奇回忆说,“海宪号”船员前往钓鱼岛列屿的次数虽然没有台湾渔民多,但因水产试验所的工作性质,他们多次赴钓鱼岛列屿工作考察,这次运载中时记者团登岛就像回到老家一样的熟悉,随行的每位船员都异常兴奋。
姚琢奇说,9月4日见报后,时任台当局外交部门负责人沈昌焕,一大早就拿着报纸到“总统府”向蒋介石告状,批评中时冲过头,对日外事活动可能有麻烦。但蒋介石看到钓照片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他们也是爱国的表现啊!”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3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4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5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3 | 比亚迪无锡、成都工厂爆发罢工抗议 |
4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5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6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7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8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9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10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