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这一举动 旨在告别“宫廷政治”

www.creaders.net | 2012-12-24 18:41:40  环球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据报道,新华社23日、24日连续发布介绍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的人物特稿,同时发布了他们的一批生活和工作照。新华社还将继续发布「中共高层新阵容」的人物特稿和照片。这一举动被普遍认为对增加中国政治的透明度有重要意义,甚至有人认为,此举是中国不断告别「宫廷政治」传统,向大众政治过渡的里程碑。

  国家领导人是什么样的?他们有什么样的个人经历,什么样的思想特徵,以及他们的家人是谁,公众对瞭解这一切都有兴趣。以往中国政治对领导人的私人信息给予了很高的保护,公众只能通过「小道消息」接近领导人的个人空间,这对领导人同民众沟通很不利。

  信息的高度发达无疑在把中国带入大众政治时代,领导人事实上每天都在同社会做信息互动,互动的效果对整个政府形象和社会信心的质量都举足轻重。

  中国政治崇尚低调塬则,它的影响可以说无所不在。然而这个塬则在道德上不是万能的,它尤其不应同公众的知情权相牴触。领导人的部分私人空间注定要献给社会。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大众媒体及民间心理的理解显然更真切,他们表现了调整作风、顺应并驾驭时代潮流的愿望和能力。这一个多月的情况不断因应公众的期待,作风的转变强化了社会对国家进一步改革、变化的信心。

  中国过去有各种各样的文件,但「习李新政」显示,最管用的是领导人带头以身作则。从改变会风话风,到出台八项规定,包括这次披露领导人的信息,都是从中央最高领导人做起。顶层的实际行为对全党转变作风提供的隐形强制力,是发多少文件、开多少会都取代不了的。

  中国的问题多得让人一筹莫展,但十八大后的情况让人们看到,从作风入手,不仅能带来突破口,也能创造解决问题的路径。因为说到底,转变作风是精神状态的再刷新,也是解决问题决心和能量的再聚集,有了这些,没有路也能蹚出路。

  这一轮的转变作风是在舆论高度监督下进行的,从理论上说,它不可能有回头路。而转变作风一旦成为全党的意志,它最终的历史意义很可能远远超过我们今天对它的字面理解。转变作风或许能破掉我们通常认为属于「政治体制」的某些弊端,促成中国政治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新运行规则。

  中国政治的开放度在一步步敞开,包括了它的形式,也触及了它的内容。这其实是个有风险的过程,但停下来的风险只会更大。在改革开放的同时保持稳健,这是中国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但对局面有一天可能会出现不可控的隐隐担心在社会各阶层同时存在。人们很希望中国有一份「政治保险」。

  这样的「政治保险」既存在也不存在。如果说它存在,它的核心就是全社会整体信心这种无形的东西。中国内有问题,外有强大压力,但中国是个有强大力量的社会,中国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只要中国社会自信,沿着把我们带到今天的道路继续前行,不被忽悠,戒虚务实,去塞求通,我们就实际拥有了不被任何力量扳倒的「保险」。

  一个社会的自信取决于它对成就和挑战的认读,而在社会已经多元化的时代,中国社会的整体自信,最大源头是中央的自信。中央转变作风,传递出来的最突出信息其实是新领导集体的自信。这里有面对问题的实事求是和坦诚,也有敢碰难点的举重若轻气魄,问题越谈得直言不讳,社会越有「一切尽在掌握中」的踏实。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