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习近平大权独揽 李克强忙得焦头烂额

www.creaders.net | 2014-01-14 12:18:14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外表一身学者气的李克强,在其执政元年与颇为强势的习近平的分工逐渐明确,其执政个性也渐次展露。稍早前,有人问及李克强希望成为周恩来抑或朱镕基,而他则坦言对于两人都很喜欢。问者显然以周恩来的儒雅“忍辱负重”、朱镕基之铁腕凌厉作比,李克强显然也心知肚明。自古以来,君相争权不断上演。若遇明世,二者默契配合,人尽其才、君显其德,譬如唐太宗之于房玄龄、杜如晦,正所谓君臣际遇,各展所长方能青史留名。而今,人们也大多习惯以封疆君臣关系譬喻习李二人。在人们看来,习李二人至少当下配合默契,这不仅因为二人相近的求学、从政经历以及强势与细腻的互补执政性格,更因为二人至今仍保持相对的清白之身,没有更多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便于在具体施政中形成共识,确保高效原作。

  不可否认,如今正处“二次改革”起步的多事之秋,从深改组到拟议中的国安委,习多“一肩挑”可谓大权独揽,而李克强则看似星光暗淡,被好事者评价“大权旁落”。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李克强是那种日理万机的“工作狂”,与其说是大权旁落还毋宁说是马不停蹄做实务,不敢稍有懈怠。尽管执政近一年李克强露面“篇幅”不大,但其统辖下的国务院确是动作最为频繁的系统,隔三差五为简政放权大动干戈。可见,其温和平易的外表下,并不缺少实用主义改革的决然动作。

  “我很喜欢周恩来、朱镕基”

  新年伊始,李内阁再度召开常务会议,继续释放简政放权信号。去年“两会”后的3月17日,李克强携手内阁主要成员集体会见中外记者,承诺将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当时,面对记者提问,戴着方框黑边眼镜的李克强侃侃而谈。尤其是提及最为熟悉的经济问题时,刚刚挑上重担的李克强显得胸有成竹并极为亢奋。他以远远快于前任的语速信口道来,不事雕琢而出口成章,甚至不时以各种手势加重语气。而在其执政元年的整个2013年,类似的动作几乎从未间断,隔三差五总会有简政放权、“改造”政府的措施出炉。

  据说,有人曾问及李克强对前总理周恩来、朱镕基的观感,他直言对二人都很喜欢。这两位总理可谓中共党内极富个性的领导人。中共建政初期,国家正处于草创阶段,百废待兴,总理职司尚无定盘,于是一人肩挑数职,事无巨细,全赖一人。也正是如此,周恩来夙兴夜寐、宵衣旰食,为自己留下了“日理万机”的勤勉美誉。而作为毛泽东的政治盟友,晚年的周恩来不得不在“文革”中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一方面他是毛的坚定信徒,另一方面又不忍心看“文革”将中国引入深渊和灾难。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尽管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曾称,周恩来在毛泽东面前像是一个笨拙的秘书跟班,但在很多外国政要看来,他的儒雅风度和折冲樽俎的能力和智慧,仍使其赢得了大多数中国民众乃至其政治对手的尊重。维基百科的评价说,周恩来被广泛认为是一位务实主义者,具有卓越的行政管理才能和折冲调停的外交手腕。主流政治、媒体及民众对周恩来的评价中绝大多数都为正面赞赏,不过一些人士亦对其持有不同见解。

  而法律学和经济学出身的李克强也总是被媒体冠以“沉稳内敛”的儒雅知识分子名号。但这也并非其全貌,在李克强“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的埋头苦干中,外界也从其执政元年的实际行动中看到了一种毅然决然的改革勇气。尤其是当同样面临类似于当年朱镕基时期的经济发展的重重矛盾时,朱式“铁腕”必不可少。

  李克强与以铁腕著称的铁血宰相朱镕基拥有诸多的历史机缘巧合,多次在不同场合喊出“壮士断腕”的豪言壮语。2013年9月份,复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在《李克强,朱镕基第二?》中比较朱镕基与李克强的处境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与20世纪90年代相类似,如今的中国面临着如山积的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债务、不断升高的财政和金融风险、制度改革的不确定性以及下降的中央政府收入。他说,朱镕基和李克强确实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在中国发展面临关键点时上任的。但是,朱镕基需要和地方官员角力以增加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收入,从而稳定经济、释放中国的潜力;而李克强必须与地方政府协调以创造在各个层面培养和保护创新与经济活力新源泉的制度。正如朱镕基二十年前的改革奠定了今日增长的基础,李克强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20年中国经济的轨迹。

  然而这只是时代赋予的角色、职责的相似,而在个人品格上,二人是否有某种契合度呢?对于中国百姓而言,朱镕基最为人称道的是其在反腐肃贪方面的“铁腕”态度。在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的贪污案件发生时,朱镕基震怒道:“我这里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这句话至今被很多人怀念朱镕基的人提起。而李克强据称也曾为遭遇利益团体杯葛改革而大动肝火。去年上海自贸区拟议提出后,面对中央部委和监管部门的阻击,李克强被曝怒气冲冲地拍桌子,终于敲定这次至关重要的改革试点。

  君臣际遇譬喻失当 “习李配”高度契合

  中国自古以来君臣缠斗不息,尤其是君权与相权之争贯通终始。直至两宋,君权不断强化,至明清则相权每况愈下。清雍正朝军机处设立,皇权至此登峰造极。期间君弱臣强或是君暗臣昏者不乏其例,比如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权臣当道,鲁国“三孙”专权、晋国六家缠斗归于三分,再比如历朝历代由盛转衰奸佞篡权,唐玄宗后期李林甫杨国忠专权,北宋徽宗朝蔡京、童贯专擅……诸如此类不可胜计。但君明臣贤者也比比皆是,往往二者惺惺相惜,君用其才而臣彰其德,于是青史留名。诸如商汤灭夏得伊尹辅助,周武克纣有吕尚效力,自此以后,商鞅问对秦孝公,于是有变法图强最终奠定宰割天下根基,大汉开国“萧规曹随”稳定河山青史留名,唐太宗更是忠直才俊满朝,房玄龄、杜如晦号称“房谋杜断”终打造贞观盛世……

  自中共建政,外界也多以君臣际遇譬喻。从中共建政后的历史看,毛周配时,总理职司本身无定责。当时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政治阴翳下,职权极为广泛,甚至兼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外交部部长,政治军事一肩挑,国内国外两边跑。也正因为如此,周恩来始终处在一切工作的正前方,总是分身乏术,甚至手术期间都将办公室挪到医院。但这种划分总是粗疏的,此后邓、江、胡各时期,二者具体职责分工仍有变化,不过总理更侧重于经济全局的政策落实则大概没有变化。

  至于当下,正如上文所言,中共再度面临改革的转捩点,形格势禁之下,习李配也变成譬喻的对象。去年11月份,中共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宣布囊括最为全面的改革蓝图,其中酝酿成立的两大最高级别的领导组织——深改组和国安委——都将由习近平本身一肩挑。从亲自主持年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统辖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习近平不得不通过集权形式力图开创新局稍早前多维新闻曾在文章中称,在今天中国政治金字塔的权力分布中,习近平可谓是“五职加身”,分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全面深化领导改革小组组长,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负责人注定也会由他来担任。虽然习还兼任外事领导小组组长等职,但无疑这五个职位掌握着最实际权力,使习在制度安排上势必成为继毛泽东之后最有权力的中共领导人。然而当时有媒体便据此认为,李克强在中央决策层的地位会被弱化,总理职权将“大权旁落”。

  事实上此言很值得商榷。多维新闻从接近李克强的消息人士处获悉,李克强接掌国务院后一如周朱二人成为“工作狂”的代表,日理万机,每天听取来自各方的政策实施反馈信息力推改革,忙得焦头烂额,绝非赋闲的配角角色。

  其实,相较于毛(泽东)周(恩来)配、江(泽民)朱(镕基)配,习李政治理念有诸多契合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契合保证了二人在具体施政中能够实现默契的配合。首先,二人有类似的共同经历,从早年上山下乡到此后就学期间对中国社会问题的关注了解,令习李二人实际上很容易对当下具体问题形成共识;其二,中共当下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从个人背景看,两人初掌权柄,截至目前二人尚未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而且至少当下仍是“清白之身”,因此在触动固化利益时亦能无所顾忌地放手向共同的敌人宣战;再则,在数十年的从政生涯中,二人也渐渐形成了鲜明的执政个性,比如学者出身的李克强会在处理细节末节的问题上更为游刃有余,而习近平则反而擅长对大局的操控和驾驭。有评论对此分工的明确的搭配称,习李配可能是继毛周之后性格匹配最为和谐者。

  此外,有消息人士透露,二人坦承而有效的沟通也确保了他们在细节问题上及时保证在政策实施的高效率。据称,李克强对于习近平大刀阔斧地利用非常手段啃硬骨头很是认同和支持,也绝对信任,习对李的理念和动作也很支持,于是二人各管一套,习坐镇统摄全局,而李则全身心投入当下经济、社会以及行政职能的实际改革推行。  (穆尧 撰稿)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