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的东西谈论多了,写多了,我更喜欢观察微观的方面。比如身边家人或朋友等的几句对话、一番感慨或者牢骚,时不时就能让我觉得比读一些长篇大论更有所感,更有触动,甚至更有冲动写点东西。
这小子真挺狂
当然不是説高高在上的领导人的话不值得观察解读。实际上,有时候他们一句话,甚至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也能让人洞察出不少东西。比如说,“王立军事件”后的2012年“两会”期间的会场上,薄熙来还主席台上正襟危坐、面不改色之际,时任总理温家宝路过他身边时,眼神和躯体的一个下意识的回避动作,虽然就那么零点几秒,但一瞬间所反映出的内在心理,让人记忆深刻。
再比如,习近平1月12日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说的干部“不能干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的话,听著更让人生出“这小子真挺狂”的感慨。
前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落马事件后,习近平空降上海,稳住局面后,《人民日报》2007年7月21日在头版头条,以“喜听上海新涛声”为题,报导赞扬了习近平治下的“新上海”——这“新涛声”被普遍解读为,习近平在上海发出并执行了胡锦涛的声音,城头大王旗已经“易帜”。
这篇文章,习近平肯定读过。只是不到八年,“涛声”俨然已是让人烦的噪音,真是“换了人间”。
而身边朋友家人甚至路人甲的言行和身边事,更方便的让我从另外一些角度来感触这个社会,认知当下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