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为中国解放军的代表,参加俄罗斯红场阅兵的中国三军仪仗队受到媒体舆论广泛聚焦,其出彩表现亦赢得叫好和追捧。这种氛围在中国国内表现得更为强烈,溢美之词不胜言表,并且涌现出一股爱国主义
整体来看,中国各个层面目前都处在转型期。中国官场如此,中国经济如此,中国军队如此,中国社会和文化生态,乃至国民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也是如此。单就对军队的态度的变化而言,以国家崛起和军事趋强为背景,在以往中国社会文化中比较稀缺的一种有所节制的尚武精神表现得愈益浓烈。显然,中共高层通过提拔有基层实战经验将领、强化实战演练等做法,是有意培养和引导这种尚武精神。
武装力量惹眼
中国三军仪仗队此次奔赴俄罗斯红场阅兵备受瞩目,媒体与网络舆论已经热炒数天,相关的图片、视频持续疯传,央视突然取消阅兵直播令网友大感失望。另外,中国仪仗队本应按字母顺序安排在第九位出场,却临时被调整到“末位”的细节也引发各种揣测。这些细节都说明中国仪仗队的受欢迎程度。之所以如此,源于在敏感的时间节点,中俄两国之间迅速走近的国家关系,仪仗队一贯以来的出色表现,以及中国国内对此次外出非同以往的播报宣传。
与之相似的一件事是,主打娱乐且极受欢迎的湖南卫视在早前先后推出了电视剧《特警力量》和综艺节目《真正男子汉》。前者表现公安特警的当代军旅剧,由公安部定制、南京军区政治部电视剧艺术中心承制;后者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和湖南卫视联合推出的大型国防教育特别节目,记录了6位明星在军队一线的真实体验场景。《真正男子汉》才播出两期,已经引发舆论热潮。两个节目的军方或公安背景引人注目。
近年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中国军队在舆论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军队反腐整顿已经致使33位军级以上将领落马,甚至包括军委前副主席徐才厚。军队整风和改革也雷厉风行,禁酒之后,规范军车、住房,连发12道军令部署选人用人和军纪等方面。在这些有设计有规划有步骤的整顿改革中,中国军队亦在发生着深层次变化,其外在风貌表现得更为明显。
对军队军事军人的宣传,在各个国家都是一种常见现象。比如在美国,最成功的方式就是电视或电影宣传,《壮志凌云》、《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黑鹰坠落》、《我们曾是战士》、《拆弹部队》等等战争大片,多已是影视经典,美国军队等方面的支持合作也是一大助力。在这方面,中国的差距十分明显,原因至少有三:一是中国军队内部存在严重问题,二是军事实力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三就是宣传不到位、方式不对。
作为一国国家机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军队理应受到该国执政者和民众的共同珍视。这就需要让社会民众与军队保持接触和了解,不然就会产生隔膜和怀疑,对争取战争胜利十分不利。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武装力量,军队又是一个敏感而关系重大的单位,需要与外界保持一定距离。而且在中国,“党指挥枪”被奉为圭臬,为免除不必要的干扰,执政者也不乐见军队与外界交往过多。但未预料到,如此却掩盖和助长了军中的腐败等问题。因此,对军队进行报道宣传,是当下中国正在弥补的必要治国治军举措。当然,这种宣传应当客观和真实,不能忌讳负面信息,而应将其视为一种教训和鞭策,改进的动力。
习近平呼唤红色基因
在中国军队急剧向良性方向变化,并且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大众视野之后,也在社会之中引发一定的变化。首先是观者对军队感知的变化。毕竟军人和普通民众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和社会之中,近距离直接接触使舆论对军人有了更真实更正面的了解和评价。其次就是军事元素对大众生活和文化的冲击和感染。
观察人士指出,一种尚武精神正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产生和蔓延。这并不表现为迷信和鼓吹暴力、战争,也不表现为对道德、法律的抛弃,而是对武力的一种新认识。总体而言,是一种由排斥、疏离和缺失,到认可、接纳和恢复的变化,以英武之力自我激励并不排除在适当时机使用,而且给予国家使用武力以应有的呼吁和支持。
其实,这种尚武也表现为国家执政者的治国和外交施政之中。而且,正是执政者的尚武,逐渐传递和引导为国家和社会的集体尚武。习近平在在上位之后即展开与军方的密集互动,足迹遍及各大军区及各军种,登甲板、上战车,进潜艇、到班排。他对军队的反腐、整顿、改革,正是源于对军队这一国家重器的极端重视。
习近平提出“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之要,“一切以战斗力为根本目标”的强军口号,努力向实战转型。为此,军方大幅增加加强军事训练频率、规模和强度,习近平亲自审定由4万人参加的“使命行动——2013”机动战役演习。在朱日和多国联合反恐军演中,安排演习“蓝军”逆袭教训常胜军“红军”。另外,由媒体公开在演习中出现的作弊案例,以此逼迫军中自我提升。另外,“红色基因”、“血性”等一时成为热词,也可见军中气氛的一些变化。
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习近平对军队人事的调整也遵从重视实战思路。例如在2014年7月,中共连续晋升20多名将领。其中新晋中将西藏军区司令员许勇和军区政委刁国新曾在云南参加中越战争。而海军副司令员丁毅曾担任“飞豹”战机定型试飞团的团长。此外,兰州军区和广州军区、东海舰队的一些将领,都是逐级晋升上来的,或来自于精英战斗部队,拥有跨部门多任务作战能力。
中共整饬军队以提升其战斗力,其实也是在培养一种尚武精神。而军队的改变和外露,会造成对社会层面的感染。或许在执政者看来,不仅是军队,中国国民也或多或少也需要一种尚武精神。这对过于萎靡、散漫、腐化乃至畸形的文化生态也是一种冲洗。在钓鱼岛、南海等问题上,中方表现强势而主动,又不失理性和克制;在发展航母和高精尖军事科研问题上,不再遮遮掩掩,既是在回应和保养军中的尚武精神,也是在培养和引导社会中的尚武精神。
从邓到习 中共打磨尚武精神
在历史上,军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是国家得以存在的重要保障,也与国家成长和兴衰密切相关。即便是在当今的和平年代,军事实力仍然是国家间相互较量和维持均衡的必要元素。军事力量的碰撞似乎越来越退居幕后,但仍然可折射为国家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也是争取国家利益的必备手段。
正如美国在全球维持军事存在和压倒性优势,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总会不自主地将军事置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们的航母在哪里”则成为总统们在全球某地发生紧急情况时的习惯性第一用语。正在崛起中的中国所处的国际局势并不太平,与周边国家存在一些领土争端和龃龉,虽然并不一定至于产生军事冲突,但与本国国力相配的军事力量应是必要配置。而且,还要考虑到美国在该地区涉入的谋划和压力,以及中国经济利益和公民安全保护任务的愈益吃紧。新的国内和国际形势,要求中国军事战略亦须有相应的、前瞻性的调整。这种调整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需要有一种尚武精神。
尚武精神是一种精神状态,却也能转化为一种弥足珍贵的行动力量,使个人和国家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也能在危急时刻产生巨大的潜在能量。这在中国历史上有俯拾即是的例证。中国漫长的战争史中隐然有一个规律,经常是西部政权打败东部政权、北部政权打败南部政权、草原政权打败中原政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后者相比,前者生活艰苦、战乱不断,由此也导致其尚武气息浓厚,国家保持勉力支撑、高度戒备、随时待战的状态。时间愈久,其战斗力相对愈加强悍,赢得最终胜利。
即使是在近代,抗日战争时期,正是中华民族不妥协的抗战,传出惨重代价,依然勉强维持了民族延续。从战火中建立政权的毛泽东也使将这种崇拜军人的精神维持了20余年。不过,这种状态既支援了抗美援朝,却也是国家陷入动乱的一个重要因子。这一现象与中国历史上因穷兵黩武而亡国的旧事有一些相似之处。可见,如果对这种尚武精神不能有所控制,将给国家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还保留一些尚武精神。与毛泽东时代相比,此时的尚武无疑是相当克制的。邓小平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军人,他执政时对军事力量的运用和操控几乎无可指责。其实也可以认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中国执政者树立了对待、使用军事力量的榜样。不过,其继任者江泽民、胡锦涛两代似乎并未掌握好这种分寸。在1996年台海危机中,中共方面的失当举措致使两岸关系出现重大波折。而胡锦涛时期却又过于恪守“韬光养晦”战略,对军队缺乏足够控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中国国家和军队的精神受到一定挫伤,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在一些争议性问题上失去历史性先机。
因此,尚武精神的再次出现,实是一种正常的回归。当中国不断崛起,国家实力日益增长,在世界上都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后,自然也会使中国人的心态和思维发生相应改变。而且,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拨转调整之后,党政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观,相较于其他国家所产生的自信心与受到的非公正的压迫力相互激荡,使其更具进取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尚武精神的出现实属必然。对执政者而言,既要引导这种尚武精神,还要为其套上一个紧箍咒,保持对武装力量和国民诉求的约束。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这场闹剧 蹦跶不了多久 |
2 | 北京准备抛出习 更大政治动荡山雨欲来 |
3 | 中方亮底牌了…… |
4 | 回京就消失 习提前交棒 他全权行事 |
5 | 普通人要做好再熬三年的准备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降横财,他们替代中国接住美国订单 |
2 | 中南海震惊 传习直接下令… |
3 | 中南海这场闹剧 蹦跶不了多久 |
4 | 白宫突传大消息 最高3521%新关税! |
5 | 李显龙夫人转发批习文章 内幕不简单 |
6 | 北京准备抛出习 更大政治动荡山雨欲来 |
7 | 中方亮底牌了…… |
8 | 又一家中国巨头出事 问题迅速恶化 |
9 | 回京就消失 习提前交棒 他全权行事 |
10 | 官媒一度沉默,胡温在下一盘大棋?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