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8月10日官媒理论版发表文章,题目叫《辩证看待「人走茶凉」》,批判一些老领导退而不休、通过安插亲信延续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这篇文章引起很多人和媒体的关注和联想。有名为「时局眼」的微信公众号,显然与官媒关係密切,当天跳出来自问自答曰:「官媒勐文被授意而写?只是过度解读。」
《辩证看待「人走茶凉」》刊登在官媒不甚起眼的地方,从题目上看,完全是老生常谈、了无新意。现在内地报纸读者甚稀,闲极无聊的机关干部,看到文章题目大概就放弃阅读的想法了。文章的老套说法是,「人走茶凉」即「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一种常态,领导干部应辩证看待、正确对待。
但是文章开门见山一段话还是够刺激:「长期以来,我们党的许多领导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正确对待身份地位的变化,对新班子的工作自觉做到不插手、不干预,体现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宽广胸怀和高尚情操,赢得了大家的尊敬。然而,也有的领导干部不仅在位时安插『亲信』,为日后发挥『馀权』创造条件;而且退下多年后,对原单位的重大问题还是不愿撒手。稍不遂愿,就感叹『人走茶凉』,指责他人『势利眼』。这种现象不仅让新领导左右为难,不便放开手脚大胆工作,而且导致一些单位庸俗风气盛行,甚或拉帮结派、山头林立,搞得人心涣散、正常工作难以开展,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如果有人读完这段话,很自然就会把它跟中国的政治现实联繫起来。现如今刚抓了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接着判处军委总后勤部副部长谷俊山死缓,加上另一军委副主席徐才厚被诉中病殁,以及早前已赴秦城监狱坐牢的薄熙来、周永康,世人多少都知道,他们都是哪位中央老领导的亲信。世间事不平则鸣,中国政治搞得如此乌烟瘴气,虽然终究「邪不压正」、坏人终究被好人收拾了,但没有不平之鸣是极不正常的。现在官媒发文,算是发出了不平之鸣。
谓予不信,北京有报纸拿周永康等高官的事迹作了官媒「雄文」的注脚,指他们「在每一个工作过的领域安插亲信,为日后发挥『馀权』创造条件;退下来后仍旧插手原地区、原部门的工作」。这不是指谁不指谁的问题,而是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公众深信官媒文章必有所指,是「影射文学」。既然提到了周永康,也就不能阻止人们往更高层级联想。
时局眼微信公众号说,《辩证看待「人走茶凉」》就是一篇普通的评论,没有任何背景,现在是「被网友一厢情愿的过度解读」了。这真是,你不说我还没把问题想得那麽复杂,你越说我越觉得事情不简单。
毛泽东有句名言:「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官媒是各方舆论博弈的阵地,其上每篇理论文章,其实都大有来头。1977年,胡耀邦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他马上组建了一个「理论动态组」,还出了一本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专门组织笔杆子写「解放思想」的文章。一些矛头指向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的东西,他是要运作到官媒、光明日报发表的。现在回头看,在官媒上,很多你以为「普通的评论」,其实有相当複杂的背景。
一个最新桉例是,去年4月,先后有35位解放军高级将领在解放军报发文力挺军委主席习近平,当时社会上猜测习近平将有大动作,而解放军报「小编」解释约稿是「自选动作」,并无深意。但时间流逝,现在你相信那是「小编」偶然心动吗?也许是「小编」急领导所急,帮领导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但更大的可能是背后有人作了指示。多年以后,说不定会有人心里装不下秘密,于是写成回忆文章,告诉人们原来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不过可以肯定,所谓「反腐要出最大大大的大招」,应该是没有的事。有没有最大的腐败分子现在还难说,即便有,习近平也不至于一棍子把他打死。政治就是複杂,也是一门艺术。(杨彼得 资深时事评论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准备抛出习 更大政治动荡山雨欲来 |
2 | 中方亮底牌了…… |
3 | 中南海这场闹剧 蹦跶不了多久 |
4 | 普通人要做好再熬三年的准备了 |
5 | 都反了!一篇檄文引出习近平更大困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降横财,他们替代中国接住美国订单 |
2 | 中南海震惊 传习直接下令… |
3 | 白宫突传大消息 最高3521%新关税! |
4 | 李显龙夫人转发批习文章 内幕不简单 |
5 | 又一家中国巨头出事 问题迅速恶化 |
6 | 北京准备抛出习 更大政治动荡山雨欲来 |
7 | 中方亮底牌了…… |
8 | 官媒一度沉默,胡温在下一盘大棋? |
9 | 中南海这场闹剧 蹦跶不了多久 |
10 | 中国各地星巴克突然排起了长队…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