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共党媒《人民日报》8月10日第七版刊登《辩证看待“人走茶凉”》一文直批“老人干政”,引发舆论热议。随后,就有北京媒体对一些“退而不休”的中共官员插手干政进行了简单梳理,再次引发反响。老人政治似乎在中国政坛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这背后有什么深层的土壤呢?在现代政治的思维模式影响下,这层土壤又将悄然有哪些的变化?
习肃政治规矩 剑指“老人干政”
虽然中国自古至今被“老人政治”笼罩许久,但是近观中共这些年来的官场之变,又似乎能够看到些许玄机。“老人干政”的土壤在悄然改变,现代化执政思维模式慢慢走来,可以简便的归结为“习模式”。
此前,胡锦涛“裸退”打破了“老人干政”的僵局。有评论称,事实上,由于在十八大召开之前的一个月内,江泽民等“中共老人”频频露面,参加活动,再加上在此次十八大主席团常委的41人名单中,退休老人占了12人,因此也被外界抨击为“老人回朝”。而无论以胡锦涛的“裸退”,还是十八大后地方大员的人事布局,都可以被认为是胡锦涛将从自己做起,一洗中共“老人干政”的惯例,以其高风亮节为习近平留下最后也是最大一笔政治遗产,“老人干政”开始走下坡路。
随着政治老人们逐渐老去,江泽民一代的领导集团先后都有几位老人逝去,如乔石、万里、尉健行等。此前一直被外界疑虑有“老人干政”之嫌的江泽民和李鹏,也到了天命之年。有评论称,他们为了颐养天年,无需竭力参与政治,其政治影响力也在慢慢消融。
经过上一任政府“九龙治水”、“击鼓传花”,以及“政令不出中南海”的传言,加之地方出现的派系和山头主义,都说明了如果中央处于一种弱势形态下,势必会产生一种现实弊端。相关人士指出,现在从党内到社会上都一种希望终结这种弊端的诉求,而这种诉求或许会让中央变得更加强势,并制造了客观条件。
有评论称,习近平个人在中共内的强势日渐凸显,比如在打倒徐才厚、周永康、郭伯雄等“特大老虎”上更是毫不手软,以其严格的党内规矩和政治纪律约束党员。他上任三年的造势和种种努力,都给终结“老人干政”营造了有利条件。更有坊间消息称,事实上许多人已经认为他是毛邓之后最有权势的领导人,铁腕反腐就是例证之一。
纵观这些年中共的官场生态,也慢慢在发生改变,“老人干政”似乎无法寻觅了,更多的是人们所见,“习模式”下的官场新生态,没有老人打扰的政治,而习近平也在确认这一点。正如他所说,“不管是谁、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资历有多老,只要触犯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就要一查到底、决不手软。”有评论称,新官场生态环境中“老人政治”陷入“人人喊打”的局面,接班梯队已及时跟上,习近平正在塑造中国政治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或将终结“老人干政”的政治风气。
而在社会舆论中,中共内部的尊老传统也在淡化,有评论称,虽然过去10年江泽民在中共领导人序列中排名第二属于礼宾性质,但这一“尊老排名”的政治寓意也十分明显,并使江泽民得以经常在官方媒体中高调亮相,维持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观察近段时间中共的大型活动,例如建党活动中,李鹏和江泽民等人均在中央常委之后的元老同志名单中;在媒体眼中,对政治老人出席露面的新闻,也不再显得颇为敏感,不会大张旗鼓进行报道。
“法治”“人治”互博 “老人干政”褪色
在中西方的政治世界里,“老人干政”这一现象颇有不同,西方讲求“法治”,而中国重视“人治”。在西方政坛里,虽然退位总统、总理、首相或许还有权威政界人士,都会有对政治提意见的时候,但干涉的程度和深度都有限度,故而难以形成“老人干政”。
根据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理论,权威有三种形式:传统型,即已经确立的一种政治形态,比如英国和荷兰王室;个人魅力型,即个人的威望、资历,美国革命领袖华盛顿在建设美国的后期,也曾对执政人士出谋划策;法理型,即现代的官僚机制,也可以说是某一个政治团体或者资历老的派别。
韦伯的思想背景很特殊,因为当时的德国一方面需要文化政治上的进一步自我确证,另一方面又需要社会政治上的现代化或理性化,从而能在现代政治技术的层面上将德国的利益和认同发挥出来。这既是用民主政治为帝国的事业服务,也是用帝国的秩序和权力为德国现代性的历史规划服务,故而“法治”的理念逐渐贯彻到现代化执政思维模式之中,并被西方国家所借鉴。
而在制度上,西方是民选制,被选上领导人上台,并自行组建班子,而后上一任自动下台。也就是说,本届政府和上一届只有权力交接关系,上一届领导人对本届政府的人事任命。政府在决策上和上一届领导人没有权责关系,所以在制度上美国基本没有“老人干政”问题。
相反,在中国,法治还并不非常完善,法律的权威还未完全确定,这就为“老人干政”的存在提供一种可能。在中国的基本现实是在处理经验主义问题的基础上,“人治”有时候更胜于“法治”。例如在改革开放中后期,邓小平有时仍然会插手一些政治事务和人事变动,人们当时并没有一种“法治”的基本意识在头脑里。试想,如果所有人都崇尚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威,权力能赋予每一个人清晰的权责分工,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人干政”还能产生吗?
遥望中国历史,清朝时期,乾隆皇帝虽然让位于儿子嘉庆,但是四品以上的官员任命权力还是在他手上,人民还是相信权力属于他,这是一种典型的“老人干政”的政治模式,而在晚清,光绪皇帝虽然是真正的皇帝,但所有人都知道最高权力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上。人们推崇老人的经验,历久以来,经验主义占据了中国从古至今的政治思维模式之中,年轻君主并不被许多手握实权的朝臣们所信服,这背后的原因也可归结为权威的来源不同。
“老人干政”在习近平时代,有望被终结,被塑造成现代化的政治模式。这是在分析其形成土壤和变迁过程得出的结论,政治老人今后将在中共政坛处于何种地位尚且不知,但“裸退”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趋势进行下去,“人治为王”的时代也或将慢慢过去。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准备抛出习 更大政治动荡山雨欲来 |
2 | 中方亮底牌了…… |
3 | 中南海这场闹剧 蹦跶不了多久 |
4 | 都反了!一篇檄文引出习近平更大困境 |
5 | 普通人要做好再熬三年的准备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降横财,他们替代中国接住美国订单 |
2 | 中南海震惊 传习直接下令… |
3 | 白宫突传大消息 最高3521%新关税! |
4 | 李显龙夫人转发批习文章 内幕不简单 |
5 | 又一家中国巨头出事 问题迅速恶化 |
6 | 北京准备抛出习 更大政治动荡山雨欲来 |
7 | 中方亮底牌了…… |
8 | 官媒一度沉默,胡温在下一盘大棋? |
9 | 中南海这场闹剧 蹦跶不了多久 |
10 | 中国各地星巴克突然排起了长队…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