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习近平访英举世瞩目,世界各国媒体、特别是英国媒体非常关注这次访问。习近平还未到达英国,各家媒体已经在重要版面,用大量篇幅为此次访问行程预热造势。
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习近平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是十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中国面向欧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动。
习近平访英举世瞩目,世界各国媒体、特别是英国媒体非常关注这次访问。习近平还未到达英国,各家媒体已经在重要版面,用大量篇幅为此次访问行程预热造势。
《每日电讯报》还制作了一段《90秒内看懂中英经济关系》的视屏。视屏中指出中国是英国第六大的出口市场,第二大的进口市场。中国公司持有西斯罗机场、巴克莱银行、弗雷泽百货、帝亚吉欧公司(旗下拥有百利甜、健力士、轩尼诗等世界名酒)和英国石油公司的股份。到2025年,中国将会投资1050亿英镑于英国的地产、交通运输和能源工业等基础设施建设。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英国隆重欢迎习近平没错》的社论。《金融时报》指出,此次访问的关键的重要性超越迎接习近平的皇家排场,也超越他的随行人员可能签署的交易。此次访问必将标志着英国从根本上重新校准自己的大国关系。今年初,中英关系得到重大提振,英国不顾美国的反对,带头申请加入亚投行,为其它西方国家加入该行铺平了道路。在加入亚投行后,美国已经抱怨英国“不断迁就”中国。本周英国欢迎习近平的热情很可能加剧美方的担忧。
金融时报认为,英国在冒着风险追求英中关系的“黄金十年”。然而,潜在商机的规模意味着,英国本周应该展开最红的红地毯欢迎中国的领导人。
英国路透社在习近平出访前对他进行了专访,习近平在访问中指出“英国表示愿做对华最开放的西方国家,这是一个明智的战略选择,也完全符合英国自身的长远利益”。随后,路透社发表了《习近平访问英国将开启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的通讯。路透社认为,出于敬意,习近平本次仅对英国一个国家进行访问。传统惯例是一次出访多国。本次国事访问将与上月其访美的气氛不同,访问期间双方将强调两国的友好关系,并将签署诸多合同。
英国广播公司BBC以专题形势集中报道习近平访英行程。该专题自9月29日起至今已发布31项文章或视频。BBC的专题覆盖了习近平访问行程、英国方面接待的礼仪及用品、中国在英国的投资、中英核电项目合作、出席国宴的皇室成员和伦敦人对习近平的认知度等这次习近平访英的方方面面。
BBC还引述了多家英国媒体对一道来访的彭丽媛进行了评价,文章认为“彭丽媛颜值高、时尚感强,而彭丽媛在中国乐坛的影响力可与家喻户晓的美国歌星玛丽亚·凯利相媲美”。
美国《纽约时报》援引了《环球时报》称赞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访问中国时“在那里寻求难得商机而非拿放大镜搜索‘人权问题’。”的说法,认为此次习近平访问英国时英国方面也会务实注重经贸合作,避免个别问题影响中英合作大局。
《纽约时报》同样认为中英关系将进入黄金时代,并对此表达了极大的不满,对英国进行了一系列批评:
“作为美国亲密盟友的英国,是申请加入中国今年新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第一个西方国家,尽管华盛顿反对亚投行。”。
“中国电信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还为英国电信网络提供设备,而美国以安全为由,禁止华为在美国经营”。
“‘让我们共同合作,让英国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热情洋溢地说,这是美国官员不太可能对中国使用的语言。”
中国将在英国建设核电站,“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对这一过激做法肯定应该进行公开的辩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准备抛出习 更大政治动荡山雨欲来 |
2 | 中方亮底牌了…… |
3 | 中南海这场闹剧 蹦跶不了多久 |
4 | 都反了!一篇檄文引出习近平更大困境 |
5 | 普通人要做好再熬三年的准备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震惊 传习直接下令… |
2 | 天降横财,他们替代中国接住美国订单 |
3 | 白宫突传大消息 最高3521%新关税! |
4 | 李显龙夫人转发批习文章 内幕不简单 |
5 | 又一家中国巨头出事 问题迅速恶化 |
6 | 北京准备抛出习 更大政治动荡山雨欲来 |
7 | 官媒一度沉默,胡温在下一盘大棋? |
8 | 中方亮底牌了…… |
9 | 中国各地星巴克突然排起了长队… |
10 | 习回国受惊吓 陈希处境高危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