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10月27日发表题为《习近平能够掌控中国接踵而至的变动吗?》(Can Xi Jinping control China’s wave of change?)的文章称,目前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焦虑的时刻,习近平结束风光无限的对英美的国事访问后,回到了一个经济增长放缓、面临巨大政治漩涡的中国。一些观察人士称,北京目前的局势反应了中国几十年未见的政治不确定性。
习近平的做法似乎是矛盾的,放宽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同时加紧党的纪律,中共官员都感到紧张和不知所措。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资深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David Lampton)说:“现行制度导致的不确定性的程度是我们过去40年未见的。”在这周举行的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将通过任命上海天津和中央军委的关键职务来加紧对当前局势的掌控。
美国国防部部长卡特(Ashton Baldwin Carter)27日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上表示,此次美军计划采取的最新军事战略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加大对“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大本营、北部城市拉卡的打击力度,与伊拉克当地安全部队合作重新夺回具有战略意义的伊拉克西部安巴尔省首府拉马迪,以及增加美军单方面或辅助性参与的突袭。
《纽约时报》以“白宫用南海巡航安抚盟友,但却保持沉默”(White House Moves to Reassure Allies With South China Sea Patrol, but Quietly)为题评论巡航南海事件。文章称,美国国会议员与安全部门鹰派官员游说奥巴马批准南海巡航已有数月之久,但当奥巴马政府终于这样做了的现在,白宫却并不想公开讨论这件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0月27日刊文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访美时试图缓解中美南海的紧张局势,但他此行让很多美国人确信,考虑到北京的立场,根本没有解决南海紧张局势的外交方式。
报道称,美国海军和五角大楼官员早在初夏就敦促奥巴马批准美军在中国南海新建岛礁附近巡航,但白宫一直犹豫不决。许多美国人担忧,中国在南海的过度反应而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北京的填海造岛行动已经使得用外交方式解决南海的紧张局势的可能性不断下降。
在习近平9月访美期间,奥巴马并没有就南海问题向习近平施压,从而那些支持在南海巡航的声音逐渐在美国占据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