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政经寒流空前 习李背水一战

www.creaders.net | 2016-01-25 07:21:18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场几十年未遇、被称作“霸王级”的寒流袭击大半个中国数天之后,终于在1月25日开始撤退。但是中国政经几十年未遇的寒流却刚刚开始:伴随着2016年的经济寒冬的来临,中国政坛高层的传言再次四起。近日,不仅关于现任中共领导班子无力解决金融危机的说法开始流行于网络,甚至中南海高层不和、李克强被边缘化的传言也再次被翻出。

  六四后中共的最大危机?

  2016年元旦之后,熔断机制在中国A股市场试行4天就被有关部门而“自行熔断”,引发外界关于中共高层“呈分裂状态”的传言;1月20日至1月23日,瑞士小镇达沃斯举办的2016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冬季达沃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缺席甚至引发了“李克强被边缘化”的传言。

  经济增速持续下行、股市崩溃并熔断机制试行失败、人民币币值跌跌不休、资金外流日益严重……时间的指针刚刚划过2016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他的合作团队,似乎正走进命运的窄门。

  有评论称,中共面临自1989年六四学潮后的最大危机,如果习近平关键时刻不能顶住压力,中国的改革势必功亏一篑。1月21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发表题为《习近平内部讲话,详解中国当前“最大风险”》的文章,与上述判断异曲同工。文章的具体内容来自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并摘取了习近平讲话中谈破解重点难点问题的部分。 

  习近平说,今后5年,可能是中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风险,国内的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国际的包括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习近平同时强调,各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很可能是相互交织并形成一个风险综合体。

  还有港媒披露,2015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习近平先后多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深改组等会议上表示,社会贫富悬殊、严重不公、中共官员及家属不正常暴富,已经对社会制度造成冲击,中共党内、社会、政局都不稳定。不仅如此,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也在2015年9月的一次公开会议上说,必须解决不平等问题,如果不解决,中国社会无法继续下去。

  如今,中国的现状已经表明,习近平当时所谈到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自然界的风险,都逐渐显露。

  利益博弈正当时

  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危机风险的背后,涉及集团操控或推波助澜。如2015年夏季的股灾内幕被曝是利益集团的恶意做空。另外,国企改革、金融反腐也一样,本质都是身为中共总书记的习近平反腐导致的利益集团与现任中共政坛改革派的政治博弈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发表演讲称,“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定下行压力。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开拓发展新境界。” 但是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中产生了大量特权利益集团,这些特权利益集团对中国经济的资源和市场都形成了垄断。如果不打破特权利益集团的垄断,中国经济就无法实现转型和改革,也就没法保障经济长远发展。

  习近平虽然大权在握,反腐也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但反腐和改革动了相当一部分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就算习近平最终成功改变现有的政治体制,对于中共自身来说,也是“壮士断腕”、“刮骨疗伤”。借用2015年6月1日中纪委官网的说法是“反腐败是把双刃剑,打的是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疼的是组织,损害的是党的形象。”

  当年美国在南北战争后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过严重的经济垄断以及利益集团腐败状况,前后经历了三届总统的艰苦努力才打破了这种垄断。中国经济目前经济状态与美国当年非常类似。实际上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正是对整个的资源、市场和权力进行再分配,这一过程中既得利益集团一定会竭力反抗这种再分配。而对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五代领导层来说也别无选择,因为反腐如果不成功会导致政治不稳,中共执政的根基势必受到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也会出问题。

  习李背水一战

  鉴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影响,对于中共而言,目前的金融动荡,首先影响到的是中共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习近平上台伊始就宣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成为无根浮萍,甚至中共执政党的合法性也会受到质疑。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当选中共总书记当天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在14天后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将其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民的幸福,离不开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而物质层面的幸福感显然要依靠中国的经济发展。

  其次是当压力在资本市场内快速蔓延,导致大量金融机构都受到影响的时候,金融体系通过信贷渠道带给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就会很大。此前发生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2008年雷曼倒闭之后,美国金融市场陷入恐慌。金融机构为了自保,纷纷停止向外融出资金,并想方设法收回借款。这样一来,美国实体经济的融资来源就枯竭,经济增长急剧滑坡。

  如今,中国增速放缓已成为全球共识。北京时间1月19日上午10时,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全年GDP增速为6.9%,这是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但是这并未让中共放慢反腐的步伐,在1月12日的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率领中共政治局7常委出席并宣称“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以及2016年元旦后出版的《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首次曝光习近平对省部级官员将话时提及的“法治之下……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更让外界对中共下一步的反腐充满想象。

  在经济方面,“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化解产能过剩”,1月4日,习近平的政坛搭档——李克强总理在山西太原考察时召集20多家钢铁、煤炭企业这样呼吁。1月18,习近平自己出席了省部级官员在北京的一场学习会,他要求各地大员要求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营商成本,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谈及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核心,更构成2016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旋律。淘汰落后产能、处理僵尸企业,是此项战略的主体方向。它和亚投行以及一带一路,被视作中国“三位一体”连纵战略。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权威人士《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访谈文章,这篇普遍被认为出自习近平之口的文章称,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外延既不同于美国的供给学派,也不同于“新供给经济学”,而应该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文中的忧患意识强烈,比如,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警示“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得不迈过的坎,是不得不闯过的关。”表态“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 这些认识和表态比较罕见,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共高层对抗政经寒冬的决心。  (王新 撰写)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