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期间与一群台商友人在台北欢聚。从大伙儿的神色中看得出两岸情势骤变所造成的人心浮动,现场话题离不开新政府的大陆政策何去何从?美中台的三边关系如何演变?当然,最受关注的还是台湾的安全是否会受到危害?众说纷纭中,未有定论,但多数与会者对最近发生的一个现象皆有同感,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台湾新世代立志往大陆闯事业、求发展,越来越多长住大陆的台胞决定告老还乡,返台定居。
此一趋势并不难理解。以今日大陆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市场规模,以及相对亮丽的发展远景,任何一名眼界宽广、志在千里的社会新鲜人都可能受到吸引,前去一展身手;反之,早年即远赴对岸打天下的"拓荒者",如今年事已高,又面临着当地势力崛起,台商优势不再、城市物价飙涨造成压力,以及两岸关系乍暖还寒无所适从等不安因子的威胁,遂萌生不如归去的念头。
这个发现,使我更加感受到人民自由意志的可贵,也体会到实现人生幸福的价值感。政府理当顾全民众意愿,并深刻认识到唯有全民利益获得满足,才是执政权力的支柱。故此,化解两岸的纠纷,宜尽量淡化其政治色彩,尤其不可将主政者的意识型态置于民众的福祉之上。
现阶段台湾人民的福祉,当然以和平与安定为至要;有了和平安定,社会才能进步繁荣,民主也将持续开花结果,我们的后代子孙始得以尽情发挥所能,开创灿烂人生。
然而,此刻海峡波涛汹涌,该如何防止凶险之发生?若回头检视两岸间的龃龉,有相当部分应归咎于双方的"政治语言游戏"。早在李登辉时代,对方喊出"一国两制",我方则回应"一国两府";马英九时期,对方坚持"一中",我方则紧抱"各表";如今,对方固守"九二共识",我方则改称"九二事实"。为了1、2字之差,常需费力"磨合"才取得谅解,可惜这次对阵,由于民共互信不足,酿成意气之争,遂使两岸关系倒退20年!
解套其实并不难,只需双方议定一个彼此认可的交集,作为"共同政治基础"。我认为,不妨从三个层面寻思。第一,共同的民族血脉,两岸人民同为黄炎子孙,华夏儿女,这是祖先在你我身上留下的生命印记,不可磨灭;第二,共同的历史渊源,台湾多数居民的先人源自闽粤一带,此后的新移民也都从中原各省迁来,凡此均见诸史册,无法否认。第三,共同的文化传统。数百年来,台湾与中土分多合少,且体制各异,致人民在若干思想观念上出现分歧,但对于中华文化的体认与实践,则不分畛域,殊途同归,而台湾在固有文化的传承方面,成果更优于大陆,为世所公认。
综上所述,两岸社会拥有极大交集和重迭空间,要找到一句意涵可为双方同意的"政治术语"以重启往来之门,有何难处?
新春伊始,我们期盼两岸领导人发挥智慧,破解僵局,念在苍生福祉,复修和平基石,再创双赢宏规。 (作者赵怡为中华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白宫重磅表态 北京迎来天大坏消息 |
2 | 卢比奥强硬打脸王毅 |
3 | 视频疯传 中共牛皮又吹破了 |
4 | 关键时刻 习表现“弱爆了” |
5 | “保命要紧” 一尊荒唐事被扒 |
6 | 这可能是张艺谋拍习近平马屁的又一杰作 |
7 | 美国3商品必涨价 |
8 | 俄罗斯发声谴责川普 |
9 | 逞一时之快,习近平正在导演闹剧 |
10 | 组织亲巴勒斯坦活动 传UCLA中国学生被吊销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