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报载,淡江大学有多位教授日前赴北京与国台办和涉台智库交流,会见了官员与学者多人。据报导指出,在520周年,因为蔡英文在两岸论述没有正面回应"九二共识",让陆方不再有"悬念",改采严打态势,也形同已经收了"答卷"。
笔者愿以逻辑性的分折,浅述北京对台政策的可能走向。
一、北京对台政策中应该不会用"严打"一词来形容它的工作执行,可能更多还是会强调"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这是政策基调。譬如说,今年两会期间,北京就勾画出对台政策的立场与方向。像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特别强调:我们要深入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
更早在2016年11月1日,当习近平会见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也曾经强调:两岸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民意主流。因此从习李两人谈话的内容来看,证明北京对台政策的基调将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当然,用"严打"来形容政策走向,恐怕会有所失真。
即使在外交上台湾面临挫折,但不能忽略国台办曾说:"我们历来以一个中国原则对待台湾的对外交往问题",所以台湾如同意"九二共识",便有协商空间。即使陆客减少,也不能说北京在政策上采强势杯葛,因为至今还是有陆团来台湾。像香港之前虽有排斥陆客现象,今年大陆长假就难见潮水般陆客前来,如果我们理解陆客不去香港,更多原因恐怕还是来自陆客的自觉。是否我们对"陆客来台减少"一事,也应有一份另外原因的思考?
二、北京对蔡英文不肯表达"九二共识"的不满,不是报导上说是"今年520之后"。更明确的说,在去年520之后已经存在。只是政策上,一直给蔡英文留一个迴旋空间,不会说它已经回收"答卷"。假设说,蔡英文真的说了接近"两岸同属一中"看法,而北京回应是说下课铃已响,不再接受"答卷",这真的叫误判。判断北京作为,不在只评估蔡会不会做的问题,而在政策上它给不给自己留个应对变化的空间。至少,在《人民日报》还没有正式点名蔡英文是"台独分子"之前,"想像空间"应该可以存在。
三、在大陆,涉台官员一向慎言,学者则较会开阔言论,但假设在没授权前提下,他们还是多采政治正确之语,因此在公开交谈情况下,就依以此看法来论定北京对台政策的走向,总是会有"没个准"的感觉。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白宫重磅表态 北京迎来天大坏消息 |
2 | 卢比奥强硬打脸王毅 |
3 | 关键时刻 习表现“弱爆了” |
4 | 这可能是张艺谋拍习近平马屁的又一杰作 |
5 | 俄罗斯发声谴责川普 |
6 | 逞一时之快,习近平正在导演闹剧 |
7 | “保命要紧” 一尊荒唐事被扒 |
8 | 默克尔罕见发声 |
9 | 乌战战场重要变化 发言人证实 |
10 | 美国3商品必涨价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