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日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初期,第一批登陆基隆的国军是七十军,在美军第七舰队的随同之下,在1945年10月17日抵达。一直以来,这个部队被描述为"乞丐兵"或"叫化子兵",似乎成为台湾的主流论述。
知名作家龙应台在《大江大海》提到:"接收台湾的七十军,在台湾主流论述里,已经被定型,他就是一个『流氓军』、『叫花子军』。"她不免好奇:"七十军那样褴褛不堪,后面难道竟没有一个解释?"
影像会说话,登陆的部队不是"乞丐兵"或"叫化子兵",反而称得上军容整齐、意气风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是影像有问题吗?还是长期以来的论述有问题?
回顾来看,有文字可循的记载大概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文学小说,二是回忆录。
吴浊流1968年发表的<无花果>小说里面这样描述:"我尽量站高身子去看,但那些军人都背着雨伞,使我产生奇异的感觉。其中也有挑着锅子、食器以及被褥的。感到非常的奇怪,这就是陈军长所属的陆军第七十军吗?"
吴浊流在 <台湾连翘>也有类似描述:" 受这隆重欢迎的七十军,却非常寒酸。每个人都背着一把雨伞,看来格外稀奇。有些还挑着锅子、食器、寝具等。 "
在回忆录的部分,彭明敏教授在《自由的滋味》写到:"军舰开入船坞,放下旋梯,胜利的中国军队,走下船来。第一个出现的,是个邋遢的傢伙,相貌举止不像军人,较像苦力,一根扁担跨着肩头,两头吊挂着的是雨伞、棉被、锅子和杯子,摇摆走下来。其他相继出现的,也是一样,有的穿鞋子,有的没有。大都连枪都没有。他们似乎一点都不想维持秩序和纪律,推挤着下船,对于终能踏上稳固的地面,很感欣慰似的,但却迟疑不敢面对整齐排列在两边、帅气地向他们敬礼的日本军队。"
还有回忆提及:"航行中,官兵大多头晕、呕吐、也有胸闷、心悸,未进饮食,由于舰艇超载,官兵在大舱内,只能以背靠背,支撑坐着,连腿都无法伸展。舰靠基隆码头,约二小时登陆,此时官兵尚在头昏昏沉沉,站立、行动艰难之际,加之以颤动、摇摆之栈桥登陆,更增加行动之困难。"
在这些文字记载的影响之下,七十军的乞丐兵形象深入人心。独派当然据此批评国军,连立场偏统的戚嘉林教授也这么记载:"17日中午首批登陆基隆并旋抵台北的第70军国军,士兵多穿草鞋、背着雨伞、甚至挑着锅碗棉被,这与台湾人民习见的日军军容相异,也与台湾人民想像中赢得抗战胜利的军队不同。"
登陆影像的第一次揭露,直接翻转了前述的许多论述,如非如此,七十军的形象大概永远难以翻案了。问题是:影像与文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如果文字记载并非刻意扭曲,则有几种可能的解释:第一、七十军最先登陆的应该是军官,其后或有士兵军容稍差;第二、前述的若干文字记载,本来不是指七十军登陆基隆,例如吴浊流描述的是市区游行,彭明敏回忆的是高雄登陆。后人不察,混为一谈。市区游行与高雄登陆的真实情况究竟又如何,从前述七十军登陆基隆的影像来看,恐怕也有再确认的空间。至于网路上流传的一些乞丐兵照片早已被指出并非七十军,甚至不是在台湾,却仍然有许多人相信。
由小见大,台湾历史存在太多的积非成是与扭曲,真相需要有更多认真的研究与考证,这是还原历史的严肃公共论述,可惜许多人只看政治与立场,未必关心历史真相。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保命要紧” 一尊荒唐事被扒 |
2 | 组织亲巴勒斯坦活动 传UCLA中国学生被吊销 |
3 | 美国3商品必涨价 |
4 | 腾讯突然出现大量六四内容 |
5 | 这个国家也服软 川普发文报告好消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白宫重磅表态 北京迎来天大坏消息 |
2 | 卢比奥强硬打脸王毅 |
3 | 关键时刻 习表现“弱爆了” |
4 | 这可能是张艺谋拍习近平马屁的又一杰作 |
5 | 俄罗斯发声谴责川普 |
6 | 逞一时之快,习近平正在导演闹剧 |
7 | 默克尔罕见发声 |
8 | 乌战战场重要变化 发言人证实 |
9 | “保命要紧” 一尊荒唐事被扒 |
10 | 突发:白宫宣布周六起对中加墨加征关税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