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然表态"
有道是退而不休,台湾前副总统吕秀莲,在2008年卸任后依然热心公务,不过最新发展是,她披露了新的奋斗目标:角逐年底台北市长选举。
老一辈政治人物挑战台北市长位置并非首次。2006年时,64岁的宋楚瑜就以"前省长"之姿挑战台北市长宝座,结果得票53281张,得票率仅为14.4%。今年即将满74岁的吕秀莲,宛如佘太君挂帅般,想再闯出政治生涯新页。
"众人之事"
然而,吕秀莲对于很多台湾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仿佛是"历史人物"般,2000年陈水扁与吕秀莲当选正副总统时,现在许多20多岁青年尚在牙牙学语或是念小学。
网路上因此出现很多负面声浪:"阿嬷(台语的外婆)该休息了",揶揄"吕后复辟"而支持人士则认为:"吕秀莲过去担任过县长,政绩不错","她有学识,过去对人权也很关怀"。
对与网路上的耳语,吕秀莲看得很淡:"就我看支持的声音不少"对于"过老参政",她提出异议:"政治是众人之事老中青三层的人们,都是社会的一部份。大家都可参与(政治),各阶层要互相尊重"。
"女权人士"
生涯就任两届副总统,是吕秀莲政治生涯的巅峰,不过吕秀莲有另一个身份:"女权运动者"。
1971年年,甫从美国伊利诺大学毕业的吕秀莲,看见有报纸担忧大学联考女生考取比例愈来愈高,建议要有"男性保障名额"。吕秀莲对此不满,发表演讲"男性中心的社会该结束了吧",被誉为台湾新女性运动先驱。
谈起此事,吕秀莲至今津津乐道:"我是先锋"。那时她刚进入台湾行政院任职,月薪2200元台币,跟着室友一起分租房子白天上班,晚上埋首在女性主义的书卷中。
说到她女性主义的源头,出生于1944年的她提及小时候,父母因看她是女儿,曾两度想把她送给有钱人或医生当养女的往事。"后来下聘时,我被哥哥偷偷背到姑妈家躲起来",她说。
吕秀莲在慢慢长大后,知道这些过往,同时了解女性在台湾传统社会地位并不好:"我从小生来不服气,哥哥书念得好,家族都鼓励他去考大学,我书也念得好,家族的人反而说,女孩不用读这么多书"。
小时受到刺激的吕秀莲,念书一路都拿第一名,进入台北市最好的北一女中,考上台湾大学法律系。最后赴美国伊利诺大学与哈佛大学取得法学双硕士。
吕秀莲在美国当地,经历不少女权运动发展:"我到美国念完书回来,看到台湾还是这么封建,就很批判。现在想起来,当时很多制度依旧很不可思议。"。
1971年年至今,吕秀莲参与众多女性权益组织,近来她也很关心最近国际上的"#Metoo"运动:"长期,甚至千百年来,女性被骚扰,侵犯,都是忍气吞声,助长某些男性的气焰。但现在时代不同,世界潮流让女性选择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