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即使世卫组织已将名称统一为"COVID-19"(新冠肺炎),但台湾官方坚持称为"武汉肺炎";另外接运武汉台胞返台更不断被台湾官方延宕搁置。台湾学术界昨天召开记者会,发起联署,反对歧视,呼吁台湾民众秉持"救无别类,应物无伤"精神,为台湾赢得更多尊敬与善意。
学者发表的联署文指出,台湾社会反中情绪有高度民粹化、恶质化的倾向,呼吁台湾社会应正视歧视带来的危害,促进社会团结与和谐。
学者指出,疫情爆发以来,台湾部分媒体和当局仍不改变"武汉肺炎"的误称;疾病管制署针对大陆来台攻读的学生以及大陆籍旅客采取关门措施;且搁置接回武汉台胞的包机;"小明事件"也一日三折;湖北血友病少年求援甚至引发废除陆委会的争论。这显示政府与台湾社会的言语暴力和反中情绪已达新高。
联署文说,两岸民心渐行渐远,不只在台湾求学和生活的陆生和陆配有心理创伤,在大陆经商、工作、求学与生活的台湾公民,也无奈成为流亡彼岸的"难民",以致有台商、台生宁可留在大陆面对病毒,也不愿回到台湾被视为病毒。
他们表示,台湾不该任由封闭的民族主义所绑架,更不该放纵歧视言论的政策。面对疫情,大家不该让恐惧演变成仇恨,制造更大的分歧与敌意。
学者提出五点诉求,第一是拒绝以防疫包装歧视;第二是抗疫无国界,救援要实时。第三是反对中共欺压,但也不必歧视中国身份;第四为正视台湾对两岸四地的责任。最后是反对民粹情绪勒索。
联署发起人之一的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智明指出,联署文已获得大陆学界重视,上海学者王晓明就发表文章,表示台湾在一派讨厌和敌视中国大陆的气氛中,这样的呼吁书一定招来不少责难,引起当局不满。明知如此仍公开呼吁,是因这些发起人对社会抱有信心,知道危难激起的不只有狭小之心,还包括四海一家、救无别类的大同之情。
联署人包括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郭力昕、台大政治系教授黄长玲、体育署副署长林哲宏、作家夏曼蓝波安、作家杨渡等,已有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