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任正非给了余承东当头一棒

www.creaders.net | 2023-04-02 12:59:51  在下刘三刀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不造车3年之约即将期满,正当外界都在猜测华为汽车何时亮相之际,任正非站出来一锤定音:“未来5年,华为不造车”。

3月31日,任正非发布内部文件,重申华为不造车,且明确要求,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前面,或作为汽车品牌。

当天下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财报会上再次明确,华为坚决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针对“AITO问界”更名“HUAWEI 问界”,徐直军称,“有些部门、有些个人和合作伙伴在宣传中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一直在查处过程中”。

徐直军的这番发言几乎等同于点名了,要知道华为汽车业务此前交给了余承东,而余大嘴一直想通过华为生态切入造车领域。

这无疑是任正非给了余承东当头一棒。

今年2月,AITO官博发布的海报中,曾一度将logo从AITO换成HUAWEI,对外宣传话术也从“华为深度赋能”改为“华为全面主导”。

3月初,余承东全力推进造车计划,“AITO问界”正式被更改为“HUAWEI问界”。

一周前,华为P60系列发布会上,余承东还在借助“华为问界”的品牌影响力,卖力宣传即将发布的问界M5高阶智能驾驶版。

在余承东眼里,未来,在望!

结果任正非一句话,余承东的努力全部白费。而且问界门店从4月1日开始,拆除所有涉及华为字样的宣传物料.

对于华为不造车,余承东是“不服”的。

就在任正非重申不造车后,当晚,余承东在华为内部论坛留言:

“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他补充道:“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再来看吧!”

发现余承东留言后,不少华为员工纷纷现身,“余总加油”的鼓励很快便刷屏评论区。

个人认为,余的判断应该是对的,现在不造车,就错过了最佳时机,但是可惜和华为的战略不符。

在华为董事会这波老人眼里,华为一直应该是服务好客户、做好供应商角色、成为客户背后巨人的角色定位,纵观华为从1987年创立之初,到如今将近40年的成功案例,都一直在围绕这个角色定位在发展。

只有余承东的消费者业务,是个例外。

当初余承东接手手机业务,如果短期内没有突破,华为可能也会把它按下去,但当年大嘴做成了,而且不仅站稳了脚跟,还做到了行业第二。如果不是美国的制裁打压,华为非常有可能做到全球第一。这也是为什么华为董事会能够容忍老余在车BU业务上的不断突破边界。

但余承东挂帅的车BU业务,发展不达预期,且偏离了董事会最初的设想。

车BU业务成立时,华为的定位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汽车行业增量业务的供应商。

但余承东接手车BU业务后,招聘了大量的整车设计开发相关的岗位,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大。

余承东加大了对于问界品牌的掌控,从原来的合作伙伴(主机厂)与华为共有的独立品牌,变成了“HUAWEI问界”,这无疑是余承东在加大汽车整车设计和定义的话语权。

华为董事会一向重视纪律,容忍余承东这么做的交换条件是,你得真的拿出成绩来,打消董事会的顾虑。

但显然,华为车BU的发展,并未达到预期。

去年问界品牌卖了7.6万辆,在造车新势力的排行榜上,力压极氪排在第七,但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已经跌出前十。

而且更艰难的是问界的产品力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华为参与推出了M5和M7两款车,尽管余承东一直在卖力吆喝,但除去华为的光环之后,它们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并不大。

业绩不达预期,加上偏离董事会的设想,车BU的业务调整似乎在所难免。

除了叫停余承东的激进之举外,华为财务上的困境,或许也成为任正非不愿加码造车的原因之一。

财报显示,华为2022年营收6423亿元,同比仅增长0.9%,净利润更是下滑到356亿元,同比暴跌68.7%。

随着手机业务沦陷,华为财政状况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每年都在激增的研发费用,压着整个公司喘不过来气。

而汽车业务需要天量资金投入,亏损势必将逐年扩大,在未来肉眼可见的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之下,巨额的汽车投资会对整个华为的财政体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余承东赌赢了,的确可以用汽车为华为带来中兴,可一旦赌输了,结果是整个集团都无法接受的。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持续生存和发展都将是华为战略的核心命题。

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任正非也很难下决心,允许余承东把决定企业生死的现金流,用在造车这个领域。

所以纵使余承东百般不服,还是被任正非按下了脑袋。

自古以来,路线之争都是残酷的。

在路线问题上,公司和个人的利益并不一定是一致的。

对于个人来说,路线被公司认可了,干成了名利双收,干不成大不了换个地方。

对于公司来说,路线选对了,就可以多赚十年的钱;路线选错了,可能撑不到下一个十年。

对于54岁余承东来说,他愿意承担这个风险,但对于79岁的任正非来说,并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余承东现在就处在一个尴尬的局面:在自己看来,他是劳苦功高;在别人看来,他是功高震主。

在华为交接未稳的关键时期,花大力气去投一个命运未卜的市场,成了,不好;败了,更不好。

从余承东最新的表态来看,虽不心甘,但还是服从公司决定。

余承东说,时代变了,说得没错,不仅是全球化的时代变了,华为的时代也变了。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华为虽然在科技方面非常强,但是要真发展成年产数百万辆汽车企业,战略大转型成为一家汽车企业,充满了凶险。

软件还搞不搞?芯片还搞不搞?人工智能还搞不搞?一个公司,不能仅仅依靠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总之,现在华为很艰难,要做出一个战略的决策,无论是造车,还是不造车,都非常艰难。

事已至此,希望华为和余承东能够将这种路线冲突在内部化解,也希望困境中的华为早日突围重塑辉煌。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