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世界报》评论员阿兰·弗拉雄(Alain Frachon)周四对一个星期前的拜习会发表了他的评论。
他在其专栏中写道,虽然中美两国元首11月15日在旧金山举行的会晤恢复了双方谨慎的对话,但是,两国在地缘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仍然会严重影响中美关系。
弗拉雄首先写道,2022年美国总统描述中国国家主席时说,习近平是个独裁者。
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在拜习会结束后,一名记者问拜登:“你还认为他是独裁者吗?”拜登回应说:“是的,他是这样。”拜登还补充说:“他是这样,就像一个领导着一个制度与我们完全不同的国家的家伙。”
在北京,这个“家伙”是显然不喜欢拜登这么说的。中国外交部称这是“不负责任的操纵行为,中方坚决反对”。
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论坛峰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让四十年来都没有过的中美关系的恶化得以减缓,拜登的这句简短的话是否会破坏峰会期间取得的成果呢?
就此,蒙田研究所的汉学家顾德明(François Godement)本周写道,这次峰会标志着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竞争暂时停顿”下来了。近几个月以来,中美两国各领域的部长级交往全面恢复。在加州午餐之前,两国甚至已经成立了气候工作组。在旧金山,他们决定恢复两军之间已经中断了一年的军事接触。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中美巡逻队在西太平洋空域和海域相遇时每天都差点有事件发生的情况。中国已同意停止出口制造芬太尼所需的化学成分。过去二十年来,芬太尼这种合成阿片类药物在美国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态度很酷”
弗拉雄表示,语气变了。在中国方面,不再是“战狼”外交了,中国外交突然埋葬了对中国超级大国崛起的颂歌,不再对衰落的西方所犯下的所有恶行进行猛烈的谴责。这应该是旧金山的遗传基因发挥了作用,在旧金山,人们培养的是一种很酷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习近平是求人的,他需要华尔街。
面对低迷的经济形势,中国国家主席呼吁美国恢复对中国的投资。他试图吸引来自大西洋彼岸的明星大老板。他无法忍受拜登政府决定的对某些高科技产品采取的出口限制。
弗拉雄继续表示,习近平自2012年上台以来奉行的国内政策与外交政策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北京与华盛顿今天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今中国的情况是:对民众实施数码监控,碾压所有的国内异议人士,出台对外国公司构成威胁的数据间谍法,香港的命运不容乐观,在台湾周围进行武装恐吓,最后,使尽党国宣传机器的全部力量来宣传美国的衰落和中国模式的优越,还有国际秩序必须要“去西方化”,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不能创造出让平和的中美关系重生的信任气氛。
弗拉雄写道,美国的野心则更简单一些。美国在2022年10月的战略文件中表示:“中国是(美国的)唯一一个有意改革国际秩序的竞争对手,并且中国日益拥有实现这一目标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能力。”华盛顿不想谋反北京政权,甚至也不想让中美两个经济体脱钩,但美国打算保持或加强其在某些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因为这些技术将塑造未来的经济和军事格局。
习近平领导的中国选择了在国际舞台上培养反美意识形态—尤其是结束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在国内,它认为美国可以对中国施加的政治文化影响是“敌对的”,并反对之。中国这样的政策是否符合习近平在旧金山发表的言论呢?在旧金山,习近平问道,“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我们是伙伴还是对手”,习近平说,自己准备好扮演伙伴的角色。
在拜登一边,拜登也有矛盾的地方:他遏制中国在某些技术上的突破,遏制中国在亚洲和其他地区的扩张主义;英国《金融时报》的埃德·卢斯(Ed Luce)写道,最终,拜登却“奉承中国,让中国接受自1945年以来的国际秩序”。
不管怎样,北京与华盛顿的关系仍将是很艰难的,与加州的态度很酷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