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20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四中全会)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5个5年规划的建议》(20规划)。新华社指出,中国将通过“19”、“20”、“21”3个5年的努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华社19日深夜发表题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写在党的20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的6,000馀字长文。文章称,2021年至2025年,“19”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打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5年。
2026年至2030年,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20”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文章称,站在“两个100年”(2021年中共建党100年、2049年中共建政100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这次全会将“19”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勾勒逻辑主线。
新华社整理过去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相关谈话,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包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统筹发展和安全,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
新华社表示,中国将通过“19”、“20”、“21”3个5年的努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步走”战略安排的第一步。“20”,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5年,也是踏上新征程后中共中央着手制定的第一个5年规划。
所谓“两步走”战略是中共19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文章称,9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新华社指出,通过编制实施“20”规划,中国将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以有效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有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同时,谋画“20”的发展,现代化建设成果将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文章最后表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一定会实现。